博客

博客

四十年來改革開放 中國教育發展壯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胡少偉 2018年11月05日 15:00

胡少偉:「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9月在首屆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開學典禮致賀信函內指出:「教育傳承過去、造就現在、開創未來,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當今時代,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各國青年應該通過教育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合作意識,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與世界各地青年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代中國青年不可迴避的功課,亦是中國教育往後改革開放的新方向。」

從「沒學上」到「有學上」再到「上好學」,改革開放40年來內地中小學生上學的變化,反映了國家教育的發展持續壯大。40年來,國家的教育規模得到不少的成長,全國1978年小學階段淨入學率為94%、初中階段毛入學率為66.4%,而2017年這兩個數字已分別達99.9%和103.5%;與此同時,全國的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由1978年的33.6%提升至2017年的88.3%。改革開放初期,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2.7%,全國在學規模為228萬人;2017年內地各類高等教育在學規模達37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5.7%,高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亦實現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國家高等教育現已佔世界總規模的20%,並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全國大專以上人口文化程度的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12.44%; 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內地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5年。上述數據的對比正好反映國家教育在40年改革開放中得到的進步。

回顧40年前,中國教育改革的起點比國家改革開放起點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早了一些。鄧小平於1977年復出後自告奮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動全國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 ,恢復了已中斷十年的高等學校統一考試招生制度;1977年底全國約有570萬青年參加了高考,各高校從中擇優錄取了27.3萬名學生。恢復高考不僅拉開了中國教育改革大幕,亦意味著全國教育秩序開始得到恢復,並為全國青年打開了走向發展的大門,在全社會重新樹立尊重知識和重視教育的風氣。在教育撥亂反正期間,教育部於1980年先後頒發《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和《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整頓和恢復了全國各級學校的教學秩序。同年12月全國中小學學制由文化大革命的10年恢復為12年,國家並在中小學重新建立重點學校制度;第五屆全國人大亦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從1981年1月1日起實施三級學位。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地教育同工圍繞教育本質大討論,推進了教師隊伍的思想解放,使全國教育由只講政治回到育人的本分。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制定的一個著名的教育指導方針是「三個面向」。1983年他為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提出國家教育的現代化任務。自始,教育現代化是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主題,並為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援。配合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於1986年頒佈;其後,國家先後實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支援部分高等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準大學。教育部於1999年發佈《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提出高等教育入學率由當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使中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並隨即擴大各地高校招生的規模。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0年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全國各级教育十年發展規劃作出公告,並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全國將基本形成為一個學習型社會。

在教育現代化過程中,國家教育最明顯的工作是推動兩基工程。1982年全國農村適齡兒童入學率只有62.6%;2002年全國仍然有8507萬文盲,其中青壯年文盲2000萬。國務院於2003年召開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時任總理溫家寶強調要充分認識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基礎性、全域性作用,充分認識農村義務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就西部地區的兩基攻堅工作提出要求,決定到2007年力爭使西部地區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8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04年啟動兩基攻堅計劃後,國家幾年間先後投入100億元, 建設了8300多所寄宿制學校。2005年底「兩免一補」政策先在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施。2006年9月實施《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實施不收學費、雜費; 2007年春,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開始免除學雜費,2008年秋全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除學雜費。義務教育階段徹底實行免費,與免除有千年歷史的農業稅一樣,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教育的標誌成就。

與此同時,1985年頒布《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論斷,標誌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起動。為支撐國家工業現代化的需要,這決定提出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和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全國高中階段到1990年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在校生比例大致達到1比1。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於1978年的中等職業教育學生數佔高中教育比例不足6%。2015年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數近1657萬人,佔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41%;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已居世界首位,為千萬中國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規模的擴大,全國高中生入學機會增加,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從1990年的26.0%提高到2016年的87.5%;高中階段招生數從1980年的640萬人增到2016年的1396萬人,在校高中生人數亦從1721萬人增加到3970萬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在2015年有專任教師1539萬人,工作在50多萬所學校,支撐起這個有3億多在校生的世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為中國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在面向世界方面,著名中國比較教育學家顧明遠曾指出:「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打開窗戶,發現世界教育已經走向現代化。於是我們如饑似渴地引進西方教育的先進理念、教育改革的經驗,逐漸使我國的教育恢復起來,教育事業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我國學界開始走自己的路,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理論和經驗。」顧教授這段話扼要地指出中國教育界在改革開放初期重吸收外來理念和經驗,逐步發展到關注教育全球在地化的平衡。在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就作出恢復久別30多年的公派留學,並於1978年首次向美國派送52名留學生;這派遣留學生的決策及後促成了內地近年出現的出國留學熱潮。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超過519萬人,2017年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成為全球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在中外合作辦學方面,內地吸引了不少世界頂尖高校建立分校,如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昆山杜克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等。與此同時,各地在中小學階段亦建立不少雙語和國際學校,有效地提升內地基礎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水準。另一方面,隨着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有興趣學習漢語,孔子學院的數量增長很快,截至2017年底已在1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525所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而來華留學人員於2016年亦有44.3萬人,可見內地與國際社會已形成雙向的教育交流。而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服務的留學生比例也不斷增加,這比例在2016年達82.23%;面向世界的中國教育,善用國際環境去培育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

中國教育40年來在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得到的成果,當中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把教育放在國家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特別重視教育事業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意義;早於1985年,他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 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份子的數量和品質。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1987年十三大報告提出要「 把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放在首要位置」; 1995年全國科技大會發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教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首次在文件中提出實施科教興國發展戰略;其核心內容是堅持教育為本,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直到現在,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中國從未動搖。

自2003年起,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國家教育改革的重心由對教育發展數量、規模、速度的追求轉向了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把 促進公平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把教育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在教育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下,財政性教育經費在經歷多年的努力後,終在2012年實現了4%的目標,這從財力上為國家教育大國的形成提供資源保證;國家近年將增加的教育經費努力做到四個傾斜: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向農村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傾斜,向特殊困難學生傾斜, 向建設高水準教師隊伍傾斜,有效地促進了全國教育公平的發展。十八大以來的6年間,全國資助學生達5.2億人次,資助經費總投入有8864億元;2013年以來,中央財政核撥鄉村教師獎補資金達157.2億元,惠及了130多萬鄉村教師;全國3700多萬農村學生受惠於營養改善計畫,男女生平均身高在2017年比2012年高出1.9厘米和2厘米;6年以來,有29.1萬所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底線要求,達標校已佔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94%。上述多方面的教育改善均指向促進全國的教育公平。

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教育方面,這矛盾表現為人民群眾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面向未來,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教授指出:「未來教育要進一步開展教育研究,深入教育改革,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為了更好地準備這一代學生的未來,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印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畫(2017—2020年)》,提出要在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屆時全國各省(區、市)毛入學率均達到90%以上;當中政策的關鍵是在農村偏遠貧困地區提升中職教育,重點是要實施好東西部中等職業教育協作計畫,引入合作企業規劃教育培訓方向,使西部農村職中生學成後穩定就業。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也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幼兒在園人數由2001年的2022萬人增至2016年的4414萬人,但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仍只有77.4%。不諱言,學前教育仍是國家教育發展的短板。與此同時,全國截至2017年雖有90%以上殘疾兒童享有受教育機會,80%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學,但要全面地落實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的目標,國家仍要繼續在教育的不同環節深化改革開放。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提前實現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並正在向第三步目標穩步邁進。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後,十九大又具體劃分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兩個階段,國家能否在未來3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有賴未來幾代青年的投身和貢獻。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9月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準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張並不意味著品質和效益增長,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看來,進一步提升全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不單影響各相關院校自身的發展未來,同時亦是新一代大學生未來發展和國家發展成現代化強國的關鍵。

改革開放40年來,國人感嘆傳統文化被經濟綁架,中華文化傳統已被推向市場過度開發。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起點,國人需要克服對傳統文化的浮躁功利心態,以對民族歷史與未來負責的態度去繼承文化傳統。傳承文化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系统傳承過去的文化,不是原封不動的把所有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不同時期的教育都據時代要求而對內外文化進行選擇。內地教育界要把這時期的1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融入教學和學校生活之中;讓這些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與人類文明普世價值相通的價值觀,在下一代傳承和創新,以引領全國青少年為實現其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和奮鬥。在面對國際文化的交流和踫撞中,內地教育界要與全國人民一道有文化自信,自覺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的沃土,故此在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中國文化,並在文化交流中博採眾長,使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地文化的和諧共生,以致力在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早於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經過卅多年來的努力,中國基礎教育教師素質有了提高, 學歷層次得到提升,1998年至2015年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小學教師由12.8%提高到93.79%;具有本科學歷的初中教師由11.4%提高到82.5%。要更好地準備下一代面對未來,中國教師必須與時並進,為培育未來社會人才而作出新的貢獻。為了準備更好的教師隊伍,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8年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扣教育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方向,把教師工作置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支持領域,確立教師隊伍建設在中國教育事業中的三個優先地位:優先謀劃教師工作,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並提出要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以便更好地培育國家未來發展需要的新一代學生。

這是全球創新的時代,當前科技日新月異,國家需要培養懂創新的人才,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已給通信、傳媒、零售、金融等行業帶來重大影響,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但互聯網對包括中國教育在內的全球教育影響還未完全發揮。面向科技和未來,學生可在互聯網上獲取各種知識,共用人類的文明與智慧;遠端教育、慕課、虛擬實境等運用資訊技術的學習方法,亦為個性化學習、個別化學習提供了條件。今後各级教師要多些為學生營造合適的網上網下學習環境,指導學生正確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策略和方法。再者,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引發全球新科技革命和新工業革命;國家要實施全民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設置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程式設計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教學軟體與學習遊戲的開發和推廣。與此同時,國家亦要加快研究互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轉變以及新型工作崗位的技能需求,建立適應互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和就業培訓體系。

地球提供了人類生存的環境,如果各地民眾無法意識到這個道理,世界的文明恐怕也難以倖存。人類生存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身為地球一份子,環境保護不是口號而是每個人的責任。全球暖化危機日益嚴重,聯合國警告最快12年後地球氣候可能失控。為實現所有人更美好和可持續未來的藍圖,聯合國於2016年啟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呼籲各國採取行動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以應對全球面臨的貧困、不平等、氣候、環境退化、繁榮以及和平與正義等方面的挑戰。用心地讓中國青年學懂和踐行可持續發展,是內地教育界與各國人民要共同承担的責任。為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於2015年出版《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提出教育作為全球共同利益的願景,教育應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以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及為可持續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中國教育的改革開放怎樣更好地面對未來和世界?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9月在首屆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開學典禮致賀信函內指出:「教育傳承過去、造就現在、開創未來,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當今時代,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各國青年應該通過教育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合作意識,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與世界各地青年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代中國青年不可迴避的功課,亦是中國教育往後改革開放的新方向。

原圖︰https://kknews.cc/zh-hk/news/3e6bvby.html;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object_id=1022%3A2309404177563508423581&url_type=39&object_type=article&pos=1&luicode=10000011&lfid=1076035678089807&id=2309404177563508423581&ep=FwxMr5zkN,5678089807,FwxMr5zkN,5678089807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