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一心為港 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 造福未來

胡少偉 2018年10月19日 17:00

胡少偉:「立會九西補選將於下月25日舉行,看來特區政府在這階段施政的壓力不少;在這個應屆施政團隊較艱難的情境中,香港建制各派能否團結齊心支持這份「燃點希望」的施政報告,或多或少會影響香港社會各界未來的幸福!」

「堅定前行」是林鄭月娥特首於10月10日發表今年施政報告時強調的理念,繼去年首份施政報告提出250項政府新措施,2018年施政報告特區政府再推出240多項惠民新施政,充份體現應屆施政團隊積極有為的管治新思維,一心為港造福未來民生。在多元經濟發展,今年施政報告對海運業、保險業、電影業、中醫藥業等提出新猶,尤其加大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的力度,繼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的500億外,再投放280億在大學研究、再工業化、公共服務應用科技和加強創科氛圍。

在醫療範疇提出落實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涉及2,700億涵蓋19個工程項目提供超過9,000張病床,並確立增加60個醫科生、推出護士專科發展自願註冊計劃、在東區及觀塘興建地區康健中心加強基層醫療,更突破性地設立一項5億元專項基金以促進中醫藥發展。而安老方面的兩個亮點是,提出將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受惠對象降至6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則擴展至廣東及福建養老的香港居民。在加強與內地合作方面,特區政府會秉持積極作為,抓緊「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會,決定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參與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尋找新機遇。從上述幾個政府新措施,看到林鄭特首帶領特區政府的管治新風格。

但令人有點詫異的是,今年民意竟然對施政報告評分大跌。據Now新聞台於10至11日進行的手機調查,2700人回答市民中超過六成多人表示非常不滿和不滿意今年施政報告,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則只有兩成半。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11至12日以隨機電話訪問503名巿民,亦發現與去年施政報告比,巿民對2018年施政方針的滿意值大幅下跌21%。

綜觀各方評論,主因是今年施政報告中就幾項爭議多時的民生問題,包括土地房屋、取消強積金對沖、延長法定產假、全面禁止電子煙等作出了定案。正如林鄭特首在其宣讀表示世上沒有完美方案,也難令社會達致全面共識,但意見分歧不應成為政府帶領香港向前的絆腳石,更不應令香港停滯不前。今年施政報告敢於就幾大爭議民生政策作決定,在各相關政策中都受到一些抨擊。如提出理順三條過海隧道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收費,分流過海交通,但因其餘兩隧要加費及期間政府會向西隧補貼,受到職業司機的微言並已有多位立法會議員表示不支持方案。

為了減低取消對強積金沖對中小微企的影響,施政報告在落實取消對沖時延長政府第二層資助的年期至25年,連同為期12年的第一層資助,整個政府資助承擔額將增加至293億元,以爭取在本屆政府任期內獲得立法會通過有關的賦權法例。同時,為了讓媽媽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和照顧初生嬰兒,施政報告提出自 1995 年修訂法例後的10周法定產假延長至14周,並由政府承擔額外產假增加的開支。這兩争議多年的勞工政策得到優化,本應是體現了香港社會進步和令廣大勞工提高了幸福感,但旋即被商界議員挖苦;一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高調表示中美貿易戰打到埋身,取消強積金對沖,侍產假又殺到,這份施政報告一次過推出太多惠及勞工措施,影響了香港營商環境。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被迫在14日發表網誌承認由政府主動財政介入勞資關係是前所未有的,但這正反映今年施政報告充分體現政府事不避難,有擔當和政治勇氣去造福香港未來!

2018年施政報告最具爭議的措施無疑是「明日大嶼」人工島造地計劃,不知何故突然冒出了幾千市民強勢反對填海造地。今年施政報告的「明日大嶼」願景擬在東大嶼填海1700公頃,於2025年完成新核心商業區;5項相關政策方針包括發展「機場城市」、釋放填海、小蠔灣車廠等措施。透過這個計劃填海所得的土地可用作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容納70萬至100萬人口,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預算於2032年開始入夥。這項可能耗資5,000億的「明日大嶼」填海面積較上屆政府「東大嶼都會」提及的1,000公頃增至1,700公頃,自這願景發表後便受到不少的爭議;事實上,有民間特首之譽的劉德華早前就因支持填海造地也給人鬧爆!面對人工島造地計劃掏空儲備的批評,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2日指出政府每年用於公共建設開支涉及1,500億,而「明日大嶼」是攤分15至20年進行計劃,即平均每年只需數百億元,政府有能力為這計劃作合理付出。近日,有專業人士更表示明日大嶼人工島可帶來逾6000億賣地收入,扣除填海費用可賺多過千億元。

而為了儘快覓地建屋,應屆特區政府急市民所急,在施政報告提出以多管道方式開發土地,相關主要策略包括增加公營房屋比例、加快研究棕地、建議推出土地共用先導計畫及容許改裝整幢舊工廈作過渡性房屋之用;其中,把政府開拓的新增土地以房屋單位計將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將七成新增土地建公營房屋,這有利加快解決基層上樓的問題。在港有些別有用心的反對者,此刻為了反對填海而高調稱要發展棕地和農地。可笑的是,在一群盲反亂港者的搗亂下,牽涉200公頃棕地的洪水橋新發展區於1997年規劃,但最快也要到2024年才可入伙,足足花了最少27年之多。而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新界農地之法,卻一直被反對派輿論指為利益輸送官商勾結;可見,這些此一時彼一時的反對派政客,為阻特區政府施政搬龍門到出神入化。正如林鄭特首補說「明日大嶼」連同曾提出的「東大嶼都會」方案,應即時就開始進行研究,香港不能再重蹈面對幾乎沒地可用的覆轍;再者,人工島造地計劃是先做第一期交椅洲1000公頃的研究,才決定是否要加些土地儲備及最終填海規模。故那些指政府不尊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所領導的土地大辩論,實有點評論過火之嫌!

雖然今屆特區政府施政一心為港、堅定前行,但有些親建制人士在此刻卻一同抽水,惟恐被香港特區政府拖累小我的聲譽。就如政府已於今年4月1日推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以落實一系列去年施政報告公布的改善低津計劃措施;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不知為何早已委托民意研究計劃在施政報告發表當晚進行電話調查,並借發現市民對今年施政報告的扶貧措施滿意度比去年急跌逾13分,也出來罵一罵香港政府扶貧欠佳。另一方面,今年施政報告雖回應教育界訴求,預留15億元於2019/20學年將公營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預留5億撥款改善小學中層管理人手,並提供資助增設一校一行政主任以減輕老師及校長行政工作,有力地解決香港中小學教育長期爭議的人力問題;但反對派教育界代表仍高調地表示對致謝動議投票未有決定。加上,立會九西補選將於下月25日舉行,看來特區政府在這階段施政的壓力不少;在這個應屆施政團隊較艱難的情境中,香港建制各派能否團結齊心支持這份「燃點希望」的施政報告,或多或少會影響香港社會各界未來的幸福!

原圖︰http://hd.stheadline.com/consultation18/news-detail.php?r=835738&y=2018;

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339440/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