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到,貨櫃碼頭的新選址,將決定香港物流業的未來發展。筆者反對將貨櫃碼頭向南遷移,因為這會加劇香港邊緣化,等於舉白旗投降。
筆者留下空白,讓讀者思考新選址。筆者也收到朋友的建議。先用排除法考慮選址。
第一,不能比葵涌更南,九龍、港島、大嶼山可以剔走。
第二,不能靠近環境保育區。西貢和后海灣可以剔走。
剩下三個地方:沙頭角、吐露港、屯門碼頭。
沙頭角靠近深圳。但是,進入沙頭角離鹽田港非常接近。船隻要經過鹽田港才到沙頭角。進入沙頭角灣的海路只有一条路,最窄海道不到1公里闊。海路繁忙,船隻進入有難度。而且,沙頭角遠離其他地區,尤其與香港機場成對角。地理位置雖近深圳,但難作互補。
第二個可考慮的地點是吐露港大埔。大埔工業邨、火炭、石門等,可成為貨倉。旁邊高爾夫球場可改建作碼頭。只要再加填海,便有足夠土地成為貨櫃碼頭。此方案也可幫助新界北居民當區就業。
但是,大埔、白石角、馬鞍山附近有大量民居,也有郊野公園。此外,目前吐露港公路沙田至粉嶺一段幾乎飽和,上下班時間必定堵車。如果增加大量貨櫃車進入大埔,需要大幅擴闊公路或興建新公路。能否獲得市民支持,是一大問題。
筆者更傾向第三方案:在屯門碼頭望后石興建新貨櫃碼頭。
在大灣區地理位置上,屯門望后石鄰近珠江出口。屯門海底隧道開通後,屯門至機場只需10分鐘。再接通港珠澳大橋,西往澳門及珠海。北連深圳灣口岸、皇崗口岸、蛇口港、深圳機場。如此,望后石貨櫃碼頭將同時擁有海、陸、空三方優勢。
屯門望后石現時早已是一個小規模碼頭。旁邊有避風塘,不少貨船在附近停泊。該地已建有屯門新興鴻基貨倉,作為初期貨櫃倉儲之。只要稍加改造望后石,便可成為具規模的貨櫃碼頭。
附近居民也已習慣望后石是貨運碼頭。擴建碼頭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有限。居民反對的阻力會較小。
望后石北邊的屯門、洪水橋、天水圍、元朗有大量土地。北鄰深圳灣口岸及皇崗口岸。現時該地區已有不少貨櫃場及貨車場。只有稍加投資興建,便可將新界西北發展成為物流倉儲中心。
除了投資碼頭及物流倉庫設施之外,望后石碼頭需要興建新高速繞道,連接深圳灣口岸、望后石碼頭、屯門海底隧道及機場。雖然屯門市內交通並不堵塞(除了屯門公路),但避免日後貨櫃車過多導致屯門市內交通擁堵,需要事先規劃新公路。
筆者建議,興建龍鼓灘繞道,沿著半山興建,連接深圳灣口岸。高速公路一旦落成,將可發展龍鼓灘至上白泥一帶土地,為香港增加住宅用地。
長遠政府更應考慮撤銷青山靶場。靶場屬港英殖民地訓練士兵之用。香港早已回歸,青山靶場作為軍事練習的作用不大。撤銷青山靶場,可更有效發展青山以西的山區土地。
望后石貨櫃碼頭落成後,可先與現時的葵涌貨櫃碼頭合作,提供分流的作用。屆時,葵涌貨櫃碼頭可逐步騰出部分空地,改為住宅用地。
望后石碼頭發展計劃,與筆者此前提出的大嶼山-屯門商貿中心計劃,互相呼應。望后石碼頭開始營運後,估計會吸引更多商貿企業進駐屯門元朗,為當地百萬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當區就業,不用每天坐長途車上下班。計劃同時考慮開闢龍鼓灘一帶,作為新住宅區之用。一舉多得。
原圖: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6/23/HS1706230021.htm
http://www.vtc.edu.hk/ti/kcti/ivekc/ba2/img/photo/RTT.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