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名女作家,寫了一篇《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寶》,在內地網上炸了鍋:
「如何看待《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宝》对大陆信贷状况的见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260720/answer/268362054
在香港也已經有人為文作出評述:
「拒絕支付寶之港人無異於拒絕西方的晚清保守派」
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7-11/29/24472.html
筆者在回應該問題上,介紹了該作者的背景,老實說中港矛盾只是小棋局,最終消費者都會選擇,一些人會用八達通,一些人會用支付寶,但更多的人會兩樣都用。至於說甚麼上等人下等下,只是文人的「綽頭」,就和才子先生所講的「小農DNA」一樣,你當真,你就輸了!
可是這個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中港矛盾,而是中港經濟之間如何配合。很多人都說為何香港不用人民幣,而要保留港元?又為何要守著與美元的聯繫匯率?筆者雖然不是吃地溝油的命,但都沒資格去操中南海的心,只能以有很的見識去看這個問題。
保留港元,除了體現一個兩制之外,還有一個用處是為人民幣設立防火牆之餘,國家也可以間接掌控一個變相的美元區,以及美元集資中心,而為了維繫這個美元區,除了保持港元外,也要實行與美元掛勾。事實上網上有不少傳聞說,2015年的大跌市,就是在人民幣開放的過程中出了事,幸好在香港把關成功,證明了當年國家領導人保留港元和聯繫匯率的作用。
那麼,究竟用八達通還是用支付寶,就只不過是市場上有兩種產品給消費者選擇,順帶一提,「深圳通」是八達通和深圳方面合作的支付產品。目前累計發卡2,600萬張,手機深圳通用戶達到160萬,是國內發卡量和使用量最大的「交通移動支付」應用,僅次於香港八達通的3,400萬張。
另一方面,八達通又和廣東省有關方面合作推出「嶺南通·八達通」及「八達通·嶺南通」兩種聯名卡,均可以在廣東省18個城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使用。所以八達通是一早就開發內地市場,與支付寶只是技術上的分別,不用拖到甚麼上等人下等人。
原圖:https://www.freepik.co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