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施教者,實屬機會主義者,打著批判的旗號,侃侃而談,以保護地方語言為由,盲反以普通話學習;誘人放棄以主流語言溝通,誘人坐以待斃。
難道上海人、四川人、福建人都只懂地方語言嗎?我們在本地大學裏,常見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無論是商討功課項目或交朋結友,無不以普通話或英語交談。大部份本地生表示,有幸在較年幼時已開始學習普通話,在享受以廣東話與本地親友交流,也同時享受以普通話與來自中國五湖四海的同學交流。
他們深切明白,今天,與同學以普通話溝通,時而習之,進步神速;他日,踏出社會,無論到那裹工作,與團隊中包括上司、同事、客戶間的溝通,因能擁有「兩文三語」的優勢,可以中英兼擅,往往能先拔頭籌,還蠻有滿足感的!
國家語言,本與地方語言毫無衝突,只是批判者詞窮,或掩人耳目,以保存地方語言為由,否定國家語言,即以小類否定大類,本就站不主腳,圖以毀人不倦而已。
教育者,傳授知識,誨人不倦,感化學子做人做事,重之在本心。其次,就是學問的實用價值。能以流利普通話表達自己,書寫談話流暢,不是優勢是什麼?
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如果施教者,包括那些假扮施教者*,以一己私利為念,宣揚破而不立,固部自封,非君子之仁,其人目的為「誅心」,誘騙年輕人作井底之蛙而不作英才。為名利而反者,其心可誅。
*《名說》: 「鄙陋之夫以一材一藝自詡,腐朽之士以一文一詩自矜,洋洋自得,沾沾自喜。」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