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再次燃起戰火。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4月2日,宣布他的全球「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徵34%的關稅。中國迅速作出反擊,4月4日宣布,對所有美國商品徵收34%關稅,與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稅率相同,同時對7種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全世界都在觀望,這次由特朗普再次點燃的貿易戰,最終會導致怎樣的效果。不僅在觀察美國會受到多大影響,同時也在觀察中國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在筆者看來,正如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向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一樣,將會促進中國發展,加速中國擴內需的發展戰略,逐步成為新崛起的消費大國。
特朗普之所以認為向全世界揮舞關稅大棒,可以產生政治脅迫、經濟上敲詐的效果,主要是因為美國是富裕國家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具實力的大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須將自己的產品銷往美國,才能解決自己的經濟發展的需求。
美國加關稅,意味世界各國的出口貿易和生產都會受到打擊。而經濟發展,關連到許多國家的社會穩定和政治穩定,因而有不少國家被迫屈服於美國,作出有利於美國的重大讓步;當下中國有能力敢於向美國說「不」,率先作出強有力的反制措施。
中國向美國說「不」
在筆者看來,這次「對等關稅」貿易戰,中國如果能把握住這次機遇,將有可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成為一個新崛起的消費大國,也將在共同富裕之路,邁出較大的步伐。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發展中國家,依靠某些比較優勢實現經濟高速度增長之後,人均收入達至中等水平,但因土地、薪金等成本上升,所生產的產品逐步失去國際競爭力,同時亦無力發展出高端的商品,令整體經濟陷入發展停滯狀況,甚至出現危機。
中國為避免出現這一問題,過去幾年一直在做兩方面的努力,一是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努力發展高科技,成為高端製造產業大國;二是促進內需,透過提高國民收入水平,推進共同富裕,壯大中產階層,讓中國由製造業大國,逐步發展為製造和消費大國。
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在中國不懈努力下,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取得跨越式的進步。特朗普上一任期,對中國發起科技戰,意圖封鎖對華輸出高科技技術,封堵中國發展之路。但中國沒有因此而卻步,反而透過自主研發、自主創造,不再依賴美國,現在中國在人工智能、太空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已佔據領先地位;在資訊科技、生命科技等領域,也與美國不相伯仲。
在擴大內需、促進國內消費方面,中國仍須加把勁,而這次特朗普挑起所謂「對等關稅」,正是為中國進一步推進內需戰略,提供助力,提升國內消費能力、消費水平,不僅是政府的發展戰略,也將成為企業的發展需要,將會更積極配合政府,營建好內需市場,讓大部分產品逐步轉變為以滿足國內市場所需。
特朗普推行「對等關稅」,劍指的其中一個目標正是中國,但會否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們拭目以待。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