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第二次任期第一個百日搞到美國一團糟,當初自信滿滿地發動全球關稅戰,大概是以為能以霸權威壓諸國屈服,可是偏偏中國就是第一個不服,第一個站起來表明不退不跪的國家,令特朗普大失預算。為全力「招呼」中國,他先是暫緩多國關稅90日,後又脅迫小國及地區,恐嚇與中國脫鉤,豈料除了越南及台島早早跪低之外,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稍有實力的國家,已看穿今時今日的美國已是強弩之末,根本就沒有足夠能力壓制中國發展,紛紛展現強硬態度,拒絕輕易向霸權妥協。
美國想要擺脫「中國製造」,當然不是不可以,但結果就是百物騰貴,零售商因供應斷鏈而貨架清空,令美國平民的生活百上加斤。可笑的是,有指Amazon打算其平台上的產品頁面標註「關稅附加費」,清楚列明因特朗普政策而增加的額外成本,這舉動竟然惹到特朗普狗急跳牆,白宮發言人特別點名Amazon,指其實施「敵對及政治行為」。成本上漲是事實,上漲是因為關稅,也是事實,莫非特朗普天真地以為,只要「掩耳盜鈴」地不提不說,美國消費者就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嗎?
關稅的90天暫緩期,至今已經過了30多天了,特朗普想要在7月8日前與多國達成關稅協議,但加拿大總理卡尼表明根本就不急於與美國達成協議,其財長也說要抗擊美國關稅;而被視為遠東第一小弟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表態不會盲目順從美國要求;歐盟早就稱不會按美國要求與中國脫鉤,更威脅將對美國汽車等產品採取反制性關稅。加上有價值6萬5千億美元的美債即將在6月到期,隨時影響美元走勢,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已透露,日本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債,指這可能就是與美國的談判籌碼。
隨著國際格局大變,外憂內患的特朗普明顯就no cards了,之前還妄想安坐白宮橢圓辦公室等中國電話,更放「流料」指已與中國展開關稅談判,結果被中國多次狠狠打臉。最新消息是5月2日,中國商務部證實,美國近期已多次向中國主動傳遞信息,希望與中國展開談判,同時表明如果即使真的展開對話也好,若美方不糾正錯誤的單邊關稅措施,則說明完全沒有誠意,只會令中美關係更加惡化。中方更強調,如果美國打算以「談」為幌子,說一套做一套,在中國這裡也是行不通的,中方抵制美國關稅霸凌的態度非常明確且強硬。看來無牌可打的特朗普,該跪的時候,還是要跪下去的。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