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直面學生人數減少 思考開拓新局之策

胡少偉 2023年07月11日 08:00

胡少偉︰「香港在2019年有5.2萬嬰兒出生,2020年疫情發生只有4.3萬嬰兒出生,2021年降至3.6萬嬰兒出生,2022年香港嬰兒出生低跌至3.2萬名……面對這個香港教育界的風險,不知大家幫港朋友有何良策?2027政府換屆之際,現屆政府也要處理2027/28小一入學的安排,希望官員在那時不會沿用現時的6歲學齡人口作規劃,並能早日主動超前佈局,使香港不受學生人數減少之困!」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https://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隨着出生率低,香港適齡學童人數明顯下跌。據政府統計處在2020年9月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教育局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料2029年在香港居住的6歲及12歲學齡人口有下跌情況,2029年預計在港居住的6歲學齡人口,將由2023年的5.7萬名跌至5萬名。至於在港居住的12歲學齡人口,預計由今年的7.1萬名跌至2029年的6萬名。

為應對適齡學生人數減少,教育局公佈加快在公營小學推行小班教學的步伐,讓學校善用小班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中學方面,教育局決定現屆政府不會按原定計劃於2023/24至2026/27學年期間,把中一每班派位人數還原至34人,以減輕弱勢中學中一收生的壓力。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年4月在《局中人語》稱︰正積極與不同辦學團體商討及規劃學校發展方案,包括考慮停辦長期收生不足的學校,合併或重置到有新學位需求的地區,以盡量減少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帶來的衝擊。

香港適齡學生減少,兼遇疫情及移民潮,弱勢中小學校面對開班不足要殺校的危機。《香港經濟日報》於去年9月28日報道按去年9月初出版的《小學概覽》統計,全港小學在2022/23學年大減70班小一;若只計官津校「淨減」49班小一,數人頭(即當局在開學後點算在學人數)進一步縮減14班小一,簡言之小一共減少了63班。

冀港府主動超前佈局

全港現有37間小學在2022/23學年縮班至僅開辦一班小一,在「被殺校」邊緣掙扎。與此同時,全港中學縮班潮持續。《香港01》於2023年12月11日的報道指出《中學概覽》中有387間官津中學,2022/23學年全港中學,中一班數縮減了46班,另外,有19間中學在開中一班數上,只開了兩班。

為減低小一派位後的「音樂椅效應」,教育局於5月30日向全港資助小學發信,指2023/24學年起資助小學每班小一「叩門位」,將由原先2至3個,一律減一個,試行3年,縮各區名小學錄取別校小一生的空間,以稍減邊緣小學的壓力,卻受個別傳媒引述家長對新安排的批評。

學生人數減少對香港教育的影響,最嚴重的情況是在幼稚園。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2021年幼稚園的適齡學童人數較2016年跌2.8萬,跌幅為25%。據教育局資料,2021/22學年有21間幼稚園停辦,其中3間合併其他幼稚園。2022/23學年至今年2月時,已有5間幼稚園停辦。

由於香港出生率下跌,入讀幼稚園的學生劇減,《香港01》於今年2月17日報道指出全港有744間幼稚園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這學年幼兒班的收生中位數為33人,286間幼稚園收生不足30人,佔比近4成。

據教聯會今年5月公佈的調查近9成的受訪校表示出現財政困難,其中有55.2%學校表示財政狀況出現「很大困難」;亦發現有超過四分三的幼稚園因此裁員,也有59.2%受訪幼稚園表示有教職員需要減薪、凍薪,更有表示將面臨倒閉。對此,教育局未有提出有力應對變局之策,估計今年8、9月將區區有幼稚園結業,被迫自行關校的幼稚園將比上一學年倍增。

香港在2019年有5.2萬嬰兒出生,2020年疫情發生只有4.3萬嬰兒出生,2021年降至3.6萬嬰兒出生,2022年香港嬰兒出生低跌至3.2萬名。按此數推算,3年後全港只有300、400間幼稚園能生存,面對這個香港教育界的風險,不知大家幫港朋友有何良策?2027政府換屆之際,現屆政府也要處理2027/28小一入學的安排,希望官員在那時不會沿用現時的6歲學齡人口作規劃,並能早日主動超前佈局,使香港不受學生人數減少之困!

作者︰教聯會副會長 胡少偉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485149/日報-教育-教育要聞-小學教育課程新指引-彈性課時增至25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