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4月2日簽署「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對歐盟為20%,對巴西、英國為10%,對韓國和日本分別為25%和24%,對印尼和泰國實施的稅率分別為32%和36%。全球經濟因此發生震盪,美股2天市值蒸發超47萬億元。疊加OPEC+宣布增產,原油市場上周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均下跌超過10%,創近4年新低。黃金、白銀、銅等大宗商品也沒能倖免,避險資產這趟也隨勢下跌。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波影響,本周一全球金融市場巨震,有評論將此類比百年前的美國大蕭條。
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經濟陷入了衰退,到1930年美國全國的失業率已達8.7%,是年美總統胡佛簽署史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將涉及890種商品(佔美國當時進口商品的60%)的平均關稅率從1920年代的約25%提升至59%」,且要求所有的貿易夥伴接受美國農產品的高關稅,否則將面臨其他商品關稅的報復。1930年6月該法案公佈後,道瓊斯指數跌幅8%,跌到230點,隨後持續一路下降,至1932年7月8日達到歷史最低的41點。這加巨額關稅政策引發他國報復,超過 25 個國家對美國商品關稅反制,導致國際貿易量急劇萎縮。當時關稅戰兩年,美國1932年從歐洲的進口在減少70%,對歐洲的出口減少了66%,美失業率達到前所未有的24.9%,經濟大蕭條。全球貿易額大幅下降,多邊合作機制基本瓦解,而後續上臺的美國羅斯福政府利用多年降低關稅手段,與多國於1944年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十餘年國際貨幣體系混亂。至此,美元徹底取代英鎊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以美元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度被確立。
繼上周美股暴跌10%後,亞太區股市本周一全面下瀉,日本股市收市下挫2,644點(7.83%),自去年高位累跌23%。南韓股市跌5.57%。台灣股市重挫9.7%,為歷來最大跌幅;超過1,700隻股票跌停板。歐洲方面,英法德三大股市跌5%至6%。連日下瀉的美股未止跌,股本周一美股開盤後仍然下跌,道指期貨現跌1,516點(3.93%),報37,014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期貨分別跌4.56%和4.95%。美國明知加關稅股市會血流成河,特朗普和團隊為什麼還要面向全球各國加關稅?表面上,美國加稅的目的是為了追討各國在美貿易的順差,增加美政府收入及讓製造業回流。但這裡面延伸出兩個問題,加輸入貨品稅其實是變相徵美民眾消費稅,而美缺技術工人,製造業回流也不知要幾年才見有成效。故有分析指特朗普製造全球股災的目的,是通過加徵關稅去重構全球產業鏈、遏制對手來維護美國霸權。有評論分析美爆擊全球股市,製造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縮,打擊他國經濟發展的預期,逼迫各經濟體同美國進行談判,制定有利美國的貿易政策。當股市暴跌、資產價格暴跌後,美國則以救市為名,迅速減息擴表,以流出來的美元抄底全球資產,這既能保持美元強勢,還可稀釋美國債務,甚或以比特幣等數位資產替代美債為世界儲備貨幣。
環球股市曾陷恐慌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引發世界恐慌,環球股市陷入「黑色星期一」。內地和香港股市本周一復市跟隨跟隨外圍大跌,恒指失守兩萬點關口,本週一收報19,828點,跌3,021點或13.22%,創下港股史上最大點數跌幅,比各地股市跌幅為大,同時創下史上成交金額最高的額6,208億元,可見做空港股者是有備而來的;港股83隻藍籌股全部見紅,其中52隻跌幅10%以上,7隻跌幅超過20%。內地股市同日同樣下挫,上證綜指收報3,096點,跌245點或7.34%;深証成指收報9,364點,跌1,001點或9.66%;兩市成交額1.59萬億元人民幣,內地市場有逾2,900隻個股本周一跌停板。
與此同時,面對中國反制美加關稅,對等向美加徵34%關稅。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銷對美國增加的34%關稅,美國會在4月9日時起對中國徵收50%的額外關稅;並將會終止所有中國要求與美國的會晤。由於中國在8日中午前沒有應總統特朗普的要求,撤回對美國商品徵收34%報復性關稅,今日美方已向中國加徵額外50%的關稅,加上美國在3月初對中國實施的20%關稅,美方對中國的累計關稅稅率將增至104%。美國真的想迫中國坐上談判桌?華爾街最出名悲觀主義者馬克·斯皮茨納格爾(Mark Spitznagel)在本周一的評論中寫道,「我認為最終會有一場80%的崩盤...」
要瞭解美國政府的意圖,大家要看一看美國當年怎用新法取代布雷頓森林體系。1970 年代尼克森政府因經常帳赤字與美元地位不穩,採取臨時進口商品附加10%稅與貿易限制措施,試圖削減美貿易逆差與促進本地就業。1971年7月美元危機爆發,尼克森政府於8月15日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1971年12月《史密森協定》,美元對黃金貶值,美元與黃金掛鉤體制名存實亡。1973年3月,西歐出現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馬克的風潮,聯邦德國、法國等國家對美元實行聯合浮動,英國、義大利、愛爾蘭實行單獨浮動。至此,貿易固定匯率制度垮臺,加上美元停止兌換黃金,標誌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美元成為全球石油唯一的計價貨幣,至今美元依然為全球貿易計價的主要貨幣,享受徵收全球的印幣税,並用美元潮汐收割世界。
今次增關稅戰後會否出現國際貿易重組和新的全球金融體系?可能要不止一任美總統才可知事態發展的端倪。世界金融大局香港管不了!本周一恒指急挫逾13%,成為全球跌幅之冠,除了令港股民損手外,有報導稱也觸發業主恐慌。坊間流傳「樓市滯後股市三至六個月」的經驗,這次股災令有些業主擔心樓價將步股市後塵,在未來數月內出現大跌。不知香港管股金滙樓市官員及相關法定機構負責人的底線思維是否準備好短中長期對策?以面對將會發生的世界史上的金融大變局!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原圖:特朗普FB圖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XiSXHmtvG/?mibextid=xfxF2i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