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穎妍:「殖民地年代的法庭審案,一律全英語,回歸後因為愈來愈多中國人法官,大部份案件都轉用中文審訊,不過仍有例外,英文審案的情況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時有出現。中文審案時律師一般尊稱法官做「法官閣下」,是禮貌也是敬畏。但遇上英文審訊,律師對法官的稱呼就會用上隆重的「Your Worship」或者「My Lord」,即是「我敬仰的閣下」或「我的君主閣下」,那問題就來了。一九九七之後,香港已告別了「我王萬歲」的殖民歲月,何來君主?哪來皇上?日曆上英女皇壽辰那天的假期都刪掉了,白金漢宮的王跟我們還有甚麼關連?在我們裁決是非生死時還要靠「君主閣下」來主持正義?要別人由衷尊重靠的不應該是一頭西洋假髮或者一句「我王萬歲」,好好守住法律本份做個彰顯公義的包青天,才是萬民會擁戴的一種身份與地位。法官的尊儼如果只靠戴起假髮來維繫,是否太悲哀了?假髮始終是假的,法官不能以假髮掩飾不公義的判決。」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我們蟻民生不入官門,對於法律的認識,一直都很空白。全靠這些年的社會暴亂,讓小民看清一幕幕法律污穢,當然也讓司法神話逐一個破滅。
日前看到退休法官黃汝榮的YouTube節目,解構法官尊嚴,我這才知道,今日香港法官戀戀不捨的,除了頭上那個歐洲貴族式的假髮,還有一個脫離了現實的稱謂。
殖民地年代的法庭審案,一律全英語,回歸後因為愈來愈多中國人法官,大部份案件都轉用中文審訊,不過仍有例外,英文審案的情況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時有出現。
中文審案時律師一般尊稱法官做「法官閣下」,是禮貌也是敬畏。但遇上英文審訊,律師對法官的稱呼就會用上隆重的「Your Worship」或者「My Lord」,即是「我敬仰的閣下」或「我的君主閣下」,那問題就來了。
一九九七之後,香港已告別了「我王萬歲」的殖民歲月,何來君主?哪來皇上?日曆上英女皇壽辰那天的假期都刪掉了,白金漢宮的王跟我們還有甚麼關連?在我們裁決是非生死時還要靠「君主閣下」來主持正義?
法官大狀個個在法庭戴上假髮來扮洋鬼子已經夠啼笑皆非,原來庭上庭下還有一句句「君主閣下」透露這種骨子裏潛藏的奴性。
要別人由衷尊重靠的不應該是一頭西洋假髮或者一句「我王萬歲」,好好守住法律本份做個彰顯公義的包青天,才是萬民會擁戴的一種身份與地位。
法官的尊儼如果只靠戴起假髮來維繫,是否太悲哀了?假髮始終是假的,法官不能以假髮掩飾不公義的判決。
原圖: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253143/%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6%B3%95%E5%BA%AD5%E6%9C%884%E8%B5%B7%E6%81%A2%E5%BE%A9%E9%81%8B%E4%BD%9C-%E9%99%AA%E5%AF%A9%E5%9C%98%E5%AF%A9%E8%A8%8A5%E6%9C%88%E5%BE%8C%E5%B1%95%E9%96%8B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