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民主不一定有利民生

何濼生 2019年09月17日 13:30

何濼生:「一般人認為少數服從多數謂之民主。但如果今天多數人認同要釋放所有是次「反送中」事件干犯刑毀和襲擊的人士不再追究,跳閘不付車資的人士不再追究,倘若真的如此,香港的法治還可保嗎?」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https://weibo.com/u/6655322587

近月香港的社運有人說是因為特區政府未能好好處理香港的民生問題;也有學者說今天是「後物質年代」,年輕人上街並非因為像房屋和醫療這些「物質」問題,而是因為嚮往一些非物質的價值。這些學者好像說先輩重物質不重理想。對於這種論述我絕不認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不是理想嗎?怎可說年輕人比先輩更有理想或有更崇高的理想?

政制民主化不能解決民生問題

說特區政府沒有好好處理香港的民生問題當然是事實。但政制進一步民主化不單不可能改變這局面,還可能使民生問題更難處理,而且更民主下這種狀况很可能更糟糕。

多年前勞永樂醫生曾私下跟我說:「你建議提高醫療收費同時為市民每年醫療開支封頂,由政府包底的方案真的很好!」但是我卻從來沒有聽過他公開地支持我的「超支保障」醫療融資改革方案。為什麼他私下講一套,公開講另一套?就是因為醫療收費提高不利選情!事實上根本沒有競選議席的人願意提出任何加價的方案!

基於選情的考慮,議員往往不正視問題,政府於是也不正視問題,結果是蹉跎歲月,二十年多年的光景過去了,換來的是政府以發展私家醫院「紓緩」公立醫院的想像、「自願醫保」和更長的輪候時間。

談到房屋,大家應記得1996、97年樓價攀上高峰,但上車盤當時還是很便宜。如果不介意偏遠一點的話,不難找到200萬以下、空間還算可以的上車盤。但自2010年政府提出以額外印花稅為手段的「需求管理」去打擊房產投機活動並更多次加辣後樓市遽變。額外印花稅大大打擊二手供應下,結果二手供應暴跌,造成上車盤奇貨可居,價格急升,小單位價格升幅大大高於大單位。發展商因應市場變化,起樓愈起愈細,出現百多平方呎但售價不菲的龍牀盤。

筆者多次力陳辣稅的問題,但沒有民選議員提出異議。

防止濫權回歸法治比民主更有利

回歸以來,香港比前民主多了,但很多發展項目卻大大拖慢了。新加坡自立國以來填海造地,幅度巨大,彈丸之地卻有比本港多五成以上的房屋用地。我們怪政府不作為,但事實是民主多了,政府面對的掣肘也多了,開發土地只能龜速慢行。

一般人認為少數服從多數謂之民主。但如果今天多數人認同要釋放所有是次「反送中」事件干犯刑毀和襲擊的人士不再追究,跳閘不付車資的人士不再追究,倘若真的如此,香港的法治還可保嗎?

沒有法治我們的經濟還可持續繁榮嗎?沒有繁榮的經濟政府還可撐民生嗎?

我認為防止濫權、回歸法治,實事求是比民主更有利於民生!

原文:明報 2019-09-16 評論(作者授權轉載)

https://news.mingpao.com/pns/經濟/article/20190916/s00004/1568573926776/何濼生-民主不一定有利民

作者何濼生為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原圖:

http://static.stheadline.com/stheadline/inewsmedia/20170627/_2017062718534838720_detail.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