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在新盤暢銷帶動下,今年至今樓價輾轉升了3.11%,筆者認為還會繼續上升。這使部分讀者感到詫異,因為大多數人都預測今年樓價向下跌,爭議的是跌多少的問題。看得最淡的一位專家更直指在不久將來還有7成跌幅,贏得大衆一時掌聲,他們形容筆者看好屬於另類偏見。的確是的,筆者在今年年初,預測今年樓市先跌後穩再回升,樓價到年底可升3%-5%,當時市場就是一面倒唱跌。
大約半年前,本人因看好樓市前景,率先在股價70元左右的時候,買進新鴻基地產(0016)股票,當時就是給人「笑甩棚牙」。大家都在說要投資新經濟,投資創科、AI人工智能等,誰還買地產股呀?那麼筆者看好是基於甚麼原因?道理其實很簡單,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樓市應該與其他國際都市比較,既然杜拜、新加坡、澳洲和紐約樓價近幾年升了幾成,香港跌三成就不合理,回升是遲早的事;至於為什麼買龍頭地產股?去了解人家公司賣了多少房子,業績表現如何就知道,要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不要總是人云亦云。
如今樓價從谷底開始回升,讓許多淡友感到失望,龍頭地產股急升了幾成,也令不少專家「一地眼鏡碎」。當然,筆者認同香港經濟需要多元化發展,我們應該作不同範疇的投資。然而也不能過份看淡樓市,畢竟地產業是香港經濟重要一環,未來的發展起碼應該與其他國際城市看齊。今天樓市處於「U型」狀態,代表樓價在經歷下跌後,目前正處於觸底回穩的階段,預期未來將會逐步反彈。
國內外著名機構投資香港
筆者近來開始看好工商市場,想與讀者再次見證工商市場的未來。坦白說,工商舖市場仍然到處出現銀主盤或急售的「筍盤」,成交價格還處於極低水平,比高峰期下跌幅度高達4至7成不等,難怪很多人皆認為這個市場已返魂乏術。那麼筆者又為甚麼看好這個市場?原因其實只有一個,銀主盤有一天會賣完,急賣「筍盤」最終會被掃清,一旦大幅蝕讓的平盤不復存在,市場就會開始止跌回升。工商舖市場是一個超跌的市場,當經濟復甦資金回流,樓價反彈一至兩成是正常現象。
近期工商物業成交頻繁,大額成交及大幅蝕讓的個案不斷出現,媒體為吸引眼球,報道時總喜歡形容:「銀主腰斬一半、業主被迫大幅虧損5至6成、比高峰期叫價下調6至7成等」的字眼,讓人感覺市場到處蝕讓,工商市場到了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嘗試用另一個角度看事物,如果這樣報道又如何:「市場錄得不少名人投資者、國際著名投資機構入市個案,如阿里巴巴動用72億港元購入銅鑼灣壹號廣場13層樓面,每呎成交價高達2.6萬元,創出近年銅鑼灣寫字樓價格新高;美國著名基金公司簡街資本(Jane Street)以月租3,055萬港元,呎價137元租入中環新海濱甲廈,寫字樓租金規模之巨,令市場人士嘖嘖稱奇等等」。顯然,市場有人黯然離場,有更多更具實力的買家及大機構在進場,他們用行動對香港未來投下了信心一票!
作者: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 蔡志忠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