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之時,高市早苗當選日本執政自民黨總裁,踏下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最關鍵的一步。但是,筆者跟很多人一樣,對這位極右保守政客的前途不感樂觀,並認為日本的前景似乎仍難見曙光。
首先是政治架構上,高市早苗的當選,得力於現年85歲的前首相麻生太郎的支持,在選戰中力挺高市的麻生派將受重用,作為「造王者」的麻生太郎,肯定可以擴大影響力。
作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悉心栽培的接班人,加上有麻生太郎的影響,注定了高市早苗的政策傾向,將延續「媚美」主線。有分析指,她或會在經濟和軍事上尋求更大的主動權,但在基調上在離不開強化日美同盟的老路。雖然9月28日她曾在電視節目上宣稱,若她當選,美日關稅貿易協議並有可能重新談判。然而這種表態能否落實,或者說,日本被美國徹底控制著,落實了又有何意義呢?
日本政府以至政壇,一個二個政客西裝骨骨,好像很精英的樣子,但對於美國,卻連最起碼的腰骨硬度都不足夠。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現屆首相石破茂僅為日本輸美產品的關稅稅率,從此前的25%降至15%就「跪了」,不僅在汽車、大米等農產品等領域向美大幅開放市場,還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投資利潤的90%。有人說石破茂很弱雞,但其實他只是代表日本政壇簽下美式的城下之盟。面對美國的壓榨如何自處,高市早苗用口說很容易,但她有何方法解決呢?
而在對華政策方面,高市早苗作為極右代表,對中國並不友好,在對台問題上多次觸碰中國的紅線,即使競選期間表態「需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但她過往「去得太盡」,注定無法取信於中國。就在她當選之際,中方外交部在回應記者問時就「提醒」她「信守在歷史、台灣等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這番表態的背後,就是對高市早苗往跡的不信任。
與日本的情況相似,過去幾十年印度也是採取「親美」政策。今年4月,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印度總理莫迪就急急赴美承諾採購美國產品、增加投資等「下跪求饒」,然而換來的卻是25%的懲罰性關稅,後來更升至50%。而今才仿效中國以「不跪」硬抗,才學會與中國修補關係,重開直航航班,但實在太遲了。
應付美國的霸道,印度「珠玉在前」,日本又會有何表現?在日本政壇這個由男性主導的環境,高市早苗可以戴上「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光環,可知日本大眾對她有極高期望,希望她能帶領日本走向不一樣的未來。問題是,若高市早苗令人耳目一新的只有光環,仍舊維持日本政界的慣性舊有思維,日本選民再次失望,是可以預見的事。到時候,高市早苗的光環,前面就要加上「曇花一現」這四個字。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