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二周,參議院周三第六次否決臨時撥款法案。停擺所造成的惡果陸續浮現:原定本周推出的一項超百億美元的對美國農民的補貼,因停擺無法出台;無薪工作令大批空中交通管制員請假,導致本周頭兩日就有超過7000航班因人手不足延誤。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估算,聯邦政府每停擺一周,美國經濟就損失150億美元(約1168億港元)。
這已不是美國政府首次停擺。由於共和、民主兩黨一直將財政預算案作為黨爭籌碼,由1976年至今,美國政府已經歷21次停擺。其中,2018-19年,因為特朗普提出的「邊境牆」撥款項目,更是引發了史上最長的35天停擺。美國政治體制結構的設計,原意是為了三權互相制衡,促進持不同觀點、不同目標的對立政黨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如今卻淪為共和、民主兩黨惡鬥,爭權奪利的工具,這豈不可笑,豈不悲哀?
最受影響的,一定是美國民眾。據統計,受今次政府停擺影響,約75萬名聯邦雇員被迫停薪休假;多個政府部門暫停或中止公共服務,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干擾,在就醫、社會福利保障、交通運輸等方面,面對眾多不便。但共和、民主兩黨卻完全沒有「停戰」跡象,而是繼續互相「甩鍋」、互相攻擊,全然不顧民眾生活水深火熱。長期由這樣兩個只顧政治利益謀算,不顧民眾死活的政黨輪流執政,不但暴露出美式民主制度的失敗,更是美國民眾的最大悲哀。
當然,不管美國政府停擺的後續如何,正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所講,「政府運轉中斷完全是美國內政」,我國絕不會插手干預。只是,衷心希望美國能夠反躬自省,其身不正就不要長臂亂伸,張嘴亂吠。與其濫施「長臂管轄」,插手別國事務,妄議其他國家的制度,倒不如省點精力,處理好國內的爛攤子。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