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移英受歧視、搵食難 大學生寧回流做豬肉佬

說書人 2025年04月04日 21:00

說書人:以上只是千千萬萬個回流故事的其中之一,香港的城巿環境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單論方便,已經領先全球,香港人到外地生活,實在難以習慣。而且因為歷史背景令本地形成華洋共處的生活環境,歧視問題相對比外國少,港人可以有尊嚴的過活。就業方面,香港失業率較英國低,而且找工作不會如英國般有「英人優先」的問題,肯做的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工作。論治安,香港更是好得令人感安心,你很難想象得到,歐美等地連在街上拿出手機掃兩掃,也要小心翼翼,怕隨時會被搶。論人權、自由,筆者住在香港數十年,從來未曾感到不自由,未曾感到過人權被剝削,相信所有住在香港的人都會有同感,所謂人權、自由問題,根本就是外部勢力以及黑暴創作出來的,這一類想破壞香港的人,才是問題所在。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香港幾好都有,點捨得走?」,筆者對這句廣告對白記憶猶新,當時正值80年代移民潮,不少人因為對回歸感憂慮而選擇移民,但更大部分人對香港有著深厚感情,不會捨得離去,加上「香港幾好都有」確是事實,君不見當年移民潮後,又出現了一番回流潮嗎?

歷史永遠都在重演,到2019年,移民潮再次出現,當然,回潮流隨之而發生。

較早前,《星島日報》就訪問了一名90年回流人士Ray,他移居英國後,雖然找到一份調酒師工作,但卻遭到同事白眼,被人歧視,而且要面對高昂生活成本,每月薪金僅足餬口。Ray明白到,就算堅持到取得護照,生活也未必得到改善,所以2020年就決定回流香港。

回港後,一切從頭開始,身為大學生的Ray竟然選擇了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行業,就是到街巿去當肉類分割員,即是大家俗稱的「豬肉佬」!飽讀詩書的人,竟然到街巿去賣豬肉,實在令人意外。不過,Ray認為人去到某些位置,就會願意放低身段、尊嚴以及所見識的一切去生活。4年多之後,他已自立門戶,擁有自己的肉檔。

Ray表示,在外面見識過後,會覺得現在的位置更適合自己,現時他更清楚自己很喜歡香港,認為香港最好,家人、親情和友情都是無價的。

以上只是千千萬萬個回流故事的其中之一,香港的城巿環境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單論方便,已經領先全球,香港人到外地生活,實在難以習慣。而且因為歷史背景令本地形成華洋共處的生活環境,歧視問題相對比外國少,港人可以有尊嚴的過活。就業方面,香港失業率較英國低,而且找工作不會如英國般有「英人優先」的問題,肯做的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工作。論治安,香港更是好得令人感安心,你很難想象得到,歐美等地連在街上拿出手機掃兩掃,也要小心翼翼,怕隨時會被搶。論人權、自由,筆者住在香港數十年,從來未曾感到不自由,未曾感到過人權被剝削,相信所有住在香港的人都會有同感,所謂人權、自由問題,根本就是外部勢力以及黑暴創作出來的,這一類想破壞香港的人,才是問題所在。

除了Ray這個例子,有不少在2019年後移居離開香港的人,到新地方後發現一切都不是想象中那樣,部分會選擇回流。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仍有不少想走而未走的人,恐怕也要到離開了,發現香港是最好的,才會醒覺。其實黑暴已是6年前的事,很多黑暴謊言已被揭破,何以仍有人死牛一邊頸,仍然抱著過去的事、盲信謊言去做人?很多移居故事已告訴我們,走,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那麼美好,回頭是簡單動作,但要付出的代價也不輕,既然如此,何不向前看?醒醒吧香港人!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2060210/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