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終院海外法官辭不停 聘用他地法官可能嗎?

Yim Ken 2024年06月12日 20:00

胡少偉:「事實上,加拿大法官麥嘉琳任滿後,據終審法院網站資料,香港僅餘7 名海外非常任法官,包括英國籍的范理申勳爵、賀輔明勳爵、廖柏嘉勳爵;以及澳洲籍的甘慕賢、范禮全、祈顯義、歐頌律。這些英澳法官在不久的將來有多少會續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香港終院海外法官辭不停,會有一天清零嗎?其實這不受香港終院意願所控制,香港終審法院若想保留聘任海外非常任法官傳統,便要積極地思考聘任非英澳加的法官,例如來自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的法官,以取代海外非常任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會考慮這應變策略嗎?」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針對兩名來自英國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及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辭任,香港大律師公會於2024年6月7日發聲明表示深感遺憾,稱尊重二人的個人決定,並感謝他們對香港法理發展及法治作出的貢獻;公會同時表示深信有關辭任不會影響香港終審法院履行其司法職能,亦對司法獨立有絕對信心。

岑耀信勳爵10 日晚以「香港法治面臨嚴重危險」(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is in grave danger)為題,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指香港曾經充滿活力,而且政治上多元化,但正在慢慢步入成為極權社會。岑勳爵在內文稱:「所有法官都知道若果他們的判決不合乎北京當局的心意,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可以透過釋法將判決推翻,就好像當日北京拒絕讓《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一樣。」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11日發表「極不同意岑耀信勳爵發表的意見」一文內表明:「在不同的憲制模式下,也會透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解決因法院判決而衍生在憲制、政治或法律上具有重要性的問題,儘管這可能會改變甚至推翻有關司法判決確立的法律原則。以英國為例,國會最近通過的《盧旺達安全(庇護及入境)法》,實際上便推翻了英國最高法院宣布將尋求庇護者轉移到盧旺達的擬議計劃屬違法的判決。」可見,岑勳爵對香港法治的評論是基於雙重標準的!

翻查資料,5月中總部設在美國的香港自由基金委員會聯同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主席卡邁克爾在英國國會內發表報告,向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施壓,以「繼續履職就是將殘踏人權合法化,和削弱法治」等歪理作為藉口,促請相關法官辭職。事發不足三星期,兩名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郝廉思和岑耀信分別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請辭,當中兩人有沒有受到政治壓力,港人一時三刻是未能確定的。然而,英國法官受壓而辭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職務兩年前也曾發生。

2022年3月30日英國最高法院發聲明指院長韋彥德勳爵(Robert Reed)及副院長賀知義勳爵(Patrick Hodge)宣布辭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職務,即時生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即日對韋彥德勳爵和賀知義勳爵辭任香港特區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表示遺憾和失望;特區政府對英國政府決定退出由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與時任英國上議院大法官於1997年達成在任英國法官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協議表示深切遺憾。其實早在2020年11月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在《香港半年報告書》中便提出,因應中國頒布《香港國安法》將考慮停止派遣英國法官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時任英國最高法院法官韋彥德於2021年8月27日宣布,他與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達成共識,將繼續在香港特區終審法院擔任非常任法官,因為香港法庭的判決仍然符合法治原則。但8個月之後,韋彥德與賀知義竟違反英國在職法官廿多年兼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的傳統,轉軚一同辭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這算不算破壞了英國的司法獨立?

當年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翌日抗疫記者會上回應提問時指出,事件背後有合理理由懷疑兩人的辭任有政治考慮。首先,在兩位法官發布辭任聲明後一小時內,英國國會下議院辯論相關議題;英國政府之後隨即表態,表明不支持英法官在香港法院繼續履職。時任英國外相卓慧思說支持最高法院的決定,指出國安法施加後香港的自由和民主被有系統地侵蝕,當時的情況已來到若果繼續有現職英國法官在終審庭兼任,將形同把壓迫合理化。當時郝廉思、岑耀信在內的其他5名來自英國的終院非常任法官,聯合發表聲明表示將繼續留任;聲明說當時是香港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更需要支持法庭維護法治及覆核行政部門決定,並表示會繼續注意事態發展,相信留任決定符合港人利益。世事難料,兩年之後這兩名在英國司法界有威望的法官也步英國最高法院院長與副院長的後塵而辭任。

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辭任事件仍未劃上句號。司法機構證實來自加拿大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於 2024 年 7 月底任期屆滿後將不續任。無獨有偶,她在半年前2023年 12 月被加拿大媒體《環球郵報》發表社論要求為香港司法獨立站出來,辭去終院非常任法官一職。麥嘉琳當時曾指不會辭職,稱仍相信香港司法制度獨立,並指:「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法院在幫助維護香港人權利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麥嘉琳現任期屆滿後不續任,背後有沒有受加拿大政府施壓,這對港人是一大迷團。

對於香港終審法院聘任海外非常任法官一事,香港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於6月11日撰文提出質疑:香港是否需要永遠延續海外法官這項傳統,「我們還需要英國法官來維護我們的聲譽嗎?有些人認為不需要。地球上很少有其他地方,允許外國法官在其終審法院審理案件」;湯大狀並指若有人認為香港司法獨立,是取決於一、兩名英國法官的存在,這是對仍在港任職的法官造成極大的侮辱。

事實上,加拿大法官麥嘉琳任滿後,據終審法院網站資料,香港僅餘7 名海外非常任法官,包括英國籍的范理申勳爵、賀輔明勳爵、廖柏嘉勳爵;以及澳洲籍的甘慕賢、范禮全、祈顯義、歐頌律。這些英澳法官在不久的將來有多少會續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香港終院海外法官辭不停,會有一天清零嗎?其實這不受香港終院意願所控制,香港終審法院若想保留聘任海外非常任法官傳統,便要積極地思考聘任非英澳加的法官,例如來自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的法官,以取代海外非常任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會考慮這應變策略嗎?

作者胡少偉為教聯會副會長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原圖︰星島日報圖片;司法機構圖片

https://image.stheadline.com/f/680p0/0x0/100/none/c3252773d4f27d758f524ec466650e59/stheadline/ST/Kolnews/2022/04/01/090457_CD3qApMH.jpeg

https://newsstatic.rthk.hk/images/mfile_1756415_1_L_20240607091922.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