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監管機構應專注維護公共利益

何濼生 2021年10月04日 14:00

何濼生:「香港樓價高企乃緣於缺乏可供發展的土地,而此棘手問題絕非單憑發展商就可解決,而是必需全港所有持份者共同協力才可紓緩。此外,任何大動作推倒樓市的政策亦非香港之福亦將難以承受。香港需要穩定,監管機構須要做好本份維護公共利益。我們慶幸香港有《基本法》保護我們的權益。只要我們尊重《基本法》,遵守《基本法》,就毋須憂慮有令人意外的政策改變。」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上星期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爐。香港再取得三甲的位置,在倫敦和紐約之下而以一分之差領先新加坡。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競爭非常激烈,我們過去就曾落後於東京、上海,和新加坡。然而,今天較多人關注的不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而是為何香港股市大幅落後多個市場?

有論者稱香港監管太嚴,損害了金融市場的活力。當然無論什麼事情,過了頭都不好。監管機構有責任維護市埸的秩序和保護投資者。監管機構只須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讓金融市場照顧經濟發展的需要。股市是否興旺,排名是否趨前,都不是重點。

港交所九月推出了一份有關SPAC的諮詢文件。SPAC即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直譯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這些公司要在限期內選定認為前景亮麗的目標公司,並要成功收購。獲收購的公司可較快取得上市地位,並取得資金發展。

SPAC早於1993年已出現,但在過去兩年突然變得火熱。箇中原因很多,但近年多國採取量化寬鬆造成市場上充斥找投資出路的資金,肯定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有論者對港交所今天才推出SPAC諮詢文件,比其他市場慢了不少,失去了最火旺的黃金時刻感到不忿,覺得不利市場發展。諮詢文件又建議設置諸多限制:不單只限專業投資者才能參與認購SPAC股份,又要求IPO起碼要集資十億元,又要求必須完全符合一般上市條件才能上市。

但筆者認為該等限制旨在保障小投資者並無不妥。事實上要尋找適當的目標公司一點也不容易。有研究發現在474家自2009年成立的SPAC公司中,最後只有188家成功認定和收購目標公司,不成功比率達六成。如果小投資者傾盡儲蓄投資SPAC卻不成功,後果將不堪設想。相反,專業投資者整體投資組合可觀,某項投資滑鐵盧也可挺過去。此外,「彭博法律分析」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即使收購成功,IPO後的股價表現也不理想。24隻股「潛水」的股票的平均跌幅達26%,而這是大市仍旺時出現,可見投資者有必要保持警覺。

當然這也不是說SPAC一無是處。港交所發諮詢文件,顯示它對SPAC保持開放態度。路透社引述Dealogic數據,指光是2021年至今全球SPAC籌得資全達1310億美元,相當可觀。香港當然不應忽視這個市場的潛力。但香港也不宜放寬監管去催谷生意和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香港股市近年大幅落後於歐美市場,不是因為本港監管太嚴,而是因為中美關的轉差和內地監管轉為嚴厲。近日有傳言指有內地官員约見香港地產商要求協助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引發股市出現波動。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迅速澄清從來都支持政府施政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但卻强調從未感受到任何來自中央政府的壓力。

其實,香港樓價高企乃緣於缺乏可供發展的土地,而此棘手問題絕非單憑發展商就可解決,而是必需全港所有持份者共同協力才可紓緩。此外,任何大動作推倒樓市的政策亦非香港之福亦將難以承受。香港需要穩定,監管機構須要做好本份維護公共利益。我們慶幸香港有《基本法》保護我們的權益。只要我們尊重《基本法》,遵守《基本法》,就毋須憂慮有令人意外的政策改變。

原文轉載自:港人講地 2021-09-29  (經作者授權轉載)

全文連結:

https://www.speakout.hk/%E6%B8%AF%E4%BA%BA%E5%8D%9A%E8%A9%95/76344/-%E7%8D%A8%E5%AE%B6%E6%96%87%E7%AB%A0-%E7%9B%A3%E7%AE%A1%E6%A9%9F%E6%A7%8B%E6%87%89%E5%B0%88%E6%B3%A8%E7%B6%AD%E8%AD%B7%E5%85%AC%E5%85%B1%E5%88%A9%E7%9B%8A#selected

原圖: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281014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