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炸坦克履帶、凝固汽油彈、冰雕連等等──談抗美援朝(下)

余非 2020年10月29日 17:00

余非:「抗美援朝戰爭兩篇短文只可以談個大概,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從而多讀歷史。我是幾年前已開始閱讀相關材料的。幾年前看紀錄片《斷刀》,看畢久久未能釋懷。由1930年代抗日至1950年代抗美援朝的中國,太艱苦了。令人明白何謂危急存亡之秋。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可以渡過難關的,中國人過了。在中國日益富裕的今日,如何在發展中保持整個國家民族的精神實力,真的要回顧過去,目的是教育沒經歷戰爭的幾代人。2019年中國國慶七十週年時有老戰士車隊參加天安門巡禮,當中包括在第一場戰役上做指揮的張玉華。他已九十九歲。他之參與巡禮,見證國慶,體現當年戰士的犧牲並無白費。」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下篇正式談抗美援朝的戰況。簡單介紹,給大家一個概念。

整體而言,當時的中美雙方力量極之懸殊。幾乎沒有人懷疑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三兩下功夫就可以取勝。軍力對比如何?且看一組數字。美軍一個軍已經擁有坦克430輛;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美軍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擁有汽車約7000輛;志願軍主力第38軍入朝時只有運輸車100輛,第27軍入朝時則只有汽車45輛。空中力量更無法相比。美軍在朝鮮擁有1100架戰機。志願軍當時別說戰機了,連防空武器也極之缺乏。海軍方面,美軍擁有艦艇200餘艘,當時的志願軍並沒有海軍參戰。

所以話,那是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以下直入正題。

抗美援朝總共分五次戰役,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第一槍,因而以這一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第一次戰役包括溫井戰鬥、雲山交鋒等。以下談戰爭中的一些事件。

班長秦永發總結經驗,知道將爆破筒插入坦克履帶,便可以炸停一部坦克。秦永發是第一位能打掉坦克、有智有勇的戰士。他打坦克的這招數,成為朝鮮戰爭志願軍步兵打坦克的範式。

以下是另一件事。360團班長石寶山見到一整隊退走的敵軍。志願軍人少,如何擱截呢?25歲的石寶山身上裝滿炸藥,隻身上去擋住敵人去路。敵人見他單人匹馬,蜂擁而上;石寶山就在被包圍時拉動爆破筒,成為有記錄之下、第一名用同歸於盡殺敵的志願軍。請注意,以上兩個正好都不是人海式的例子。比的是智謀、勇敢和志氣。

第一次戰役中的雲山遭遇戰,是中美兩支軍隊在朝鮮戰場上的首次交鋒。中國志願軍何時埋伏、何時包炒,又如何兵分多路,通通都有戰略部署。例如不是正面截撃,是搶在美軍南撤的必經之路諸仁橋埋炸藥。結果諸仁橋一仗,殲滅美軍一個營。幾天後,美國陸軍取消了這個營的番號。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1月5日中國志願軍取得勝利下結束。志願軍成功將敵軍從鴨綠江邊驅逐至清川江以南。這戰果大出輕敵、本來勢如破的美軍意料。

不過首戰報捷只是個開始。志願軍的勝利令整個美國社會震動。美軍總司令麥克亞瑟堅持認為中國沒有實力和美國交戰,輸第一次戰役,只因為美軍只是象徵式派出七、八萬兵力而已。於是,他加碼,派超過二十二萬兵力赴朝鮮半島作戰,並在聖誕前發動結束戰爭的總攻勢。他說:「告訴你們的孩子,可以在聖誕節回家過節」。

以下大家要屏息靜氣去細看了。第二次戰役由11月7日開始,打足一個月,包括極之慘烈的長津湖戰役。

第二次戰役時已入冬。中朝這邊在軍事武器、兵力、軍用物資,乃至補給方面也遠遠落後於美國。怎辦呢?志願軍的總方向是誘敵深入,以少數兵力將敵軍引向預設的戰場。以下是一些例子。

先談炸武陵橋一事,過程已被拍成電影《奇襲》。知道了美軍一批五卡車軍火運送路線後,志願軍穿起南韓軍服,掩人耳目;因為要及時,必須用40小時強行軍,先於美軍車隊到達武陵橋。到達後志願軍搭人梯,把160公斤炸藥放在橋墩。待美軍車隊駛過時引爆,令五輛滿載軍火的卡車灰飛煙滅。

以下談彭德懷策劃的三所里關門打狗戰役。因為要堵住美軍南逃退路,113師必須在24小時一晝夜之內行軍70多公里,趕到三所里埋伏。在趕忙行軍途中遇上美軍戰機在上空偵察。副師長劉海清下達一個超乎常規的命令,叫部隊繼續趕路。因為見到美軍軍機也不躲避,成功誤導機司以為他們是由德川潰散南逃的南韓軍。而這個113師為防止被敵軍發現,行軍時實行無線電靜默。總部知道有偵察機在他們附近也通知不了,只好乾擔心他們會被發現。當知道他們成功過關,而且及時趕到三所里,總司令部欣喜若狂。

在113師到了三所里5分鐘後,美軍一個師便經過。113師成功封了三所里這南逃大門。美軍在三所里遇截撃,兵分另一個出口龍源里和松骨峰。松骨峰駐了112師,此處的戰事十分慘烈;當中一個連100多名戰士,打至最後只剩7人,為三所里一帶圍殲敵人作出巨大貢獻。

上面談的是二次戰役的西線,東線戰場長津湖之戰是令親歷老兵想起也淚流滿面的慘烈戰鬥。

1950年11月中旬,志願軍第9兵團15萬人,在美軍偵察機也偵察不到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地進入長津湖戰場佈置兵力。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據報,當年當時夜間氣溫低至攝氏零下40度。美軍配備羽絨睡袋也凍死。中國志願軍穿著的是一般冬天穿的棉襖。十多萬志願軍將士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磨礪?大家在網上輸入「長津湖戰役」便會找到很多細節。仍健在的周全弟即因為嚴重凍傷被截去雙腿、雙手。70年間,老兵周全弟在宣講戰事時,每次也只說:自己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完成任務(意思是凍傷了沒打足整場抗美援朝戰爭),從來不提失去雙腿雙手……。

以下談「冰雕連」。長津湖戰役期間,有一支美軍在冰天雪地偵察情況。突然用望遠鏡發現前面有一排排舉著槍,或握著手榴彈的志願軍。他們走近,發現對方沒開火。幾個膽大的美軍爬上志願軍陣地,才發現整連129名志願軍都已凍死。僵硬定型的,是他們保持戰鬥的姿勢。場面震撼至令美軍指揮官向那129位志願軍敬了個軍禮!

第二次戰役內除了凍至結冰的場面,還要面對美軍用戰機投擲凝固汽油彈。這種彈每枚炸彈裝有約100加侖的凝固汽油燃料,爆炸後形成上千度高溫。凝固汽油彈爆炸後飛濺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豬油膏一樣,有黏性而且耐燒。如果人用手去拍打火苗,會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滾動滅火,會弄得全身是火。在整場朝鮮戰爭內,美軍經常地毯式投擲這種彈,令一個山頭的樹木燒成焦炭,表土成為焦土。第二次戰役中的小高嶺之戰,就是這種戰役。此外,一般炸彈的空襲密度令士兵要立即把口張開,否則衝擊波會把他們震聾。

由1950年11月上旬開始的第二次戰疫,至12月6日結束。結果是志願軍奪取平壤,收復三八線以北全部地區!第二次戰役之勝利,徹底扭轉了朝鮮半島戰局。令美軍一口氣潰退300公里。第二次戰役中國志願軍是在美國增兵加碼之下取得勝利,成功逼使美國要用「先停火,後談判」的招數拖延時間。

篇幅所限,第三至第五場戰役要靠大家自行閱讀了。1950年12月31日開打的第三次戰役,成功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打退至三七線,而且攻克漢城。1951年還有第四、第五次戰役,軍力火力強大的美軍,要以每天傷亡900多人才向前推前1.3公里的代價把戰事延續下去。

最終中國志願軍以鋼鐵般的意志,逼使美國要用談判來解決問題。至1953年7月,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結束熱戰。

文章收結前做總結:抗美援朝戰爭兩篇短文只可以談個大概,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從而多讀歷史。

我是幾年前已開始閱讀相關材料的。幾年前看紀錄片《斷刀》,看畢久久未能釋懷。由1930年代抗日至1950年代抗美援朝的中國,太艱苦了。令人明白何謂危急存亡之秋。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可以渡過難關的,中國人過了。在中國日益富裕的今日,如何在發展中保持整個國家民族的精神實力,真的要回顧過去,目的是教育沒經歷戰爭的幾代人。

2019年中國國慶七十週年時有老戰士車隊參加天安門巡禮,當中包括在第一場戰役上做指揮的張玉華。他已九十九歲。他之參與巡禮,見證國慶,體現當年戰士的犧牲並無白費。

原圖: CCTV YOUTUBE 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