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西方那些矯枉過正的政治正確

容謹 2018年11月23日 14:00

容謹﹕「華人在外國可能對政治正確的問題不太敏感,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卻對此非常很看重,極注意在各種場合的言辭和態度,避免令弱勢群體感到冒犯。不過近年來標準卻是越來越過分,矯枉過正得令人無言。」

華人在外國可能對政治正確的問題不太敏感,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卻對此非常很看重,極注意在各種場合的言辭和態度,避免令弱勢群體感到冒犯。不過近年來標準卻是越來越過分,矯枉過正得令人無言。

在幾年前聖誕節還可以光明正大地叫 Christmas party, 但近年都被迫改為 end of year party,理由是聖誕的宗教色彩太濃厚,所以被迫改名,避免得罪信奉其他宗教的人。這還可以理解,但神奇的是連帶聖誕字眼不也能用了,聖誕樹被迫改名叫做「節日樹」Holiday tree。

又例如我們一班華人同事想在農歷新年搞一個聯歡會,但卻被管理層告知聯歡會可以辦,但不能叫做 Chinese new year party,理由是不只華人會慶祝農歷新年,政治正確的嚴厲程度可見一斑。

近年肥胖是另一個不能觸碰的禁區。在香港叫人做肥仔肥妹最多就是惹人不高興,但在外國卻隨時會吃官非。因為外國人認為用肥胖和其他相關字眼來形容別人的體形是一種羞辱,甚至是醫生想提醒病人的體重不健康也要很小心用字,否則便有可能被貼上 Fat shaming 的標簽。

這種令人無言的政治正確即使在學術界也存在,特別是在美國的學術期刊上。承接上面的例子,在研究文獻中稱呼癡肥人士不能直接用 Obese,要叫 Individual with obesity。糖尿病人也不能直接稱呼為 diabetic patients,因為這兩個字都帶有岐視嫌疑,政治正確的叫法是 Individual with diabetes。比較組不能叫 Normal control,因為這意味著病人們「不正常」。其他的例子還有是殘疾要叫 physically challenged, 老人不能用 elderly,要叫 senior等等。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你想描述一個事實,只要是牽涉「弱勢群體」也要非常非常小心用字,否則很容易會扣上歧視的帽子。所以這種表面功夫的政治正確根本無助歧視,但已經去到握殺言論自由的地步。

原圖﹕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beautiful-young-woman-covering-her-mouth-with-hand-isolated_1139812.htm#term=silent&page=1&position=6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