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10月3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警方現階段運用的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主要用於人流管制及車牌辨識,包括在啟德場館散場時協助疏導及在偵查工作中追蹤涉案車輛去向。他並指出,有關技術未來「必然會」擴展至人面識別,以支援追緝疑犯等用途。不過,人面識別屬系統性優化,需在後端數據庫加入比對功能,現行系統暫未具備此能力。鄧炳強強調,相關所涉資源投放、科技選型及推行優次仍在規劃中,當局在有具體結果時會向公眾交代。
警方去年推出「銳眼」計劃,在罪案黑點及人流較多的公眾地方加裝閉路電視,強化對治安情況的掌握。截至今年8月31日,警務處已安裝3,985支鏡頭,並接入4,835部閉路電視。警方表示,相關系統迄今已協助偵破433宗案件、拘捕787人,反映措施在提升執法效率與治安水平方面具一定成效。保安局計劃由今年起每年增設逾2萬支鏡頭,至2028年累計新增約6萬支,期望進一步擴大監察範圍,覆蓋全港更多地點。
對奉公守法的市民而言,在完善的「銳眼」保障下,生活更安心、更放心;同時,香港警察亦可更高效地守護市民生命財產,持續成為維繫日常安全與秩序的堅實後盾。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