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一場洪水沖垮台灣虛假「民主」

文武 2025年09月29日 11:48

文武︰台灣地區一直以所謂的「民主」而自傲,民進黨更以維護「民主」政制作為包裝,抬出所謂的「反中護台」的旗號,推進其「台獨」的野心,不過,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鬧劇,台灣島內的民眾越來越看清楚這些所謂的「民主」,只不過是不同政治勢力勾心鬥角,爭權奪勢的戲棚,台灣的民眾從來未被真正擺放在受到應有的地位,反而被這些政治勢力視為無物。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超強颱風「樺加沙」不僅對粵港澳造成重大破壞,其外圍環流經過台灣時,帶來暴雨,在台灣花蓮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洪災,至截稿一刻,造成17人死亡的重大災情。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讓世人看到的卻是台灣地區一直自以為傲的所謂「民主」的醜惡嘴臉,一場洪水災難,沖垮了台灣地區虛假的「民主」鬧劇。

9月23日災難發生後,處在堰塞湖下游的光復鄉幾乎整個被洪水和泥水淹浸,一片哀鴻遍野,原本需要集全島之力,全力救助處於災難中的鄉民,但把持台灣政壇的政黨、政客們,卻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救人救災之上,反而打起了借災難打擊政治對手的歪主意。

在台灣地區的政治現實下,民進黨取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勝利後,取得台灣地區的執政權,但卻在民意代表機構的選舉中,只佔少數。這令民進黨感到很不滿意,賴清德上任以來,一直把台灣地區的經濟、民生等重要政務放在一邊,專心搞政治,助力「大罷免」是其中一例,意圖減少在野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席位,讓民進黨取得絕對多數的席位,以實現民進黨的「一黨獨大」,讓賴清德「集大權於一身」。

藍綠陣營互相指責

災情發生之後,民進黨仍在延續以政治鬥爭為先,意圖去除在野黨派,削弱其力量為主要目標。在民進黨的黨團即時通訊群組中,流傳出一條信息,顯示綠營的民意代表建議借花蓮災情,釋放出具有「殺傷力」的信息,藉此攻擊藍營國民黨。事件引起一場政治風波,國民黨立即作出高調反擊,召開記者會,指責綠營「大吃人血饅頭」,嚴重背離人性與基本道德。

藍綠兩陣營之間的政治惡鬥,早已令不少台灣地區的民眾感到厭煩,令兩大政營的民意支持都在持續下跌,而這次兩大陣營在災難發生之後,第一時間又搭起政治惡鬥的戲棚,互相鬥嘴,互相為對方設置陷阱、泥坑,又互相指責攻擊對方,更令台灣島內民眾感到心寒。

另一方面,民進黨雖然取得台灣地區的執政權,但在地方市縣級,卻由在野的國民黨佔有優勢,取得多個縣市的執政權,發生災性的花蓮縣就是其中一個由國民黨管理的縣級行政區。災情發生之後,朝野兩派政治勢力,不是放下黨爭、政爭,集中救助災民,反而立即展開一場政治爭拗,互相推卸責任。

一方面民進黨的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卓榮泰,公布了一連串信息,搬出一份「通報時序表」,細數相關行政部門多次與花蓮縣政府的聯繫、通知、傳真和警示,指責花蓮縣政府怠慢失職。另一方面,國民黨掌控的花蓮縣也不甘示弱,表明責任並不在花蓮縣。雙方你來我往,互相指責、推卸責任,甚至在媒體面前,亦毫不掩飾,上演了一場最為醜陋的政治鬧劇。

台灣地區一直以所謂的「民主」而自傲,民進黨更以維護「民主」政制作為包裝,抬出所謂的「反中護台」的旗號,推進其「台獨」的野心,不過,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鬧劇,台灣島內的民眾越來越看清楚這些所謂的「民主」,只不過是不同政治勢力勾心鬥角,爭權奪勢的戲棚,台灣的民眾從來未被真正擺放在受到應有的地位,反而被這些政治勢力視為無物。

「樺加沙」帶來的一場災難,沖刷掉的不只是鬆垮的堰塞湖的堤壩,更是台灣民眾對島內政治勢力一再標榜的所謂「民主」制度的信任和信心。可笑的是,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仍在夢中,以為這套所謂的「民主」大戲,可以繼續欺騙民眾,協助他們成就「台獨」的夢幻。

原圖︰有線新聞截圖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