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改名「戰爭部」只是虛張聲勢 美軍正在戰略性收縮

文武 2025年09月08日 15:27

文武:美國正在走下坡路,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可悲的是仍有個別東南亞的小國,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以及少部分反華勢力,仍然指望着依靠美國的強大軍事力量,為虎作倀,意圖滋擾中國邊疆海域,分裂中國領土。



9月3日看到中國的閱兵式之後,連美國都在退縮,這些宵小之徒,也該知所進退,停止不切實際的妄想了吧?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中國成功舉辦了9月3日勝利日的大型閱兵式之後,美國有兩個引人注目的動作:一是總統特朗普9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名為1947年以前的「戰爭部」;二是美媒披露,五角大樓最新一份《國家防衛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草案將「保護本土與西半球」列為優先,顯示政府正在把防務焦點移回本土和周邊地區。

美國的這兩個舉動,一虛一實,其背後所折射出的,是美國因自身實力下降,無可奈何的進行全球戰略收縮的現實,一小部分仍然希望借助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從事分裂中國,滋擾中國邊境、海域的勢力,應該從美國的這兩個動作中,看到一些端倪,是時候該知所進退了。

特朗普將「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認為「戰爭部」更符合實際情況。實際上,美國自1947年以來,雖用了「國防部」的名字,其實上從來都不只限於防守,不論是打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是伊拉克戰爭等等,美國主動發起的多場戰爭,都不是其本土的防衞性戰爭,而是主動攻擊他國的戰爭,所以特朗普看法並非沒有依據。

不過,特朗普作出改名的舉動,也非無的放矢,他是用這一個小動作,向全世界發出警告,美國將會採取主動進攻的方式,對付他認為需要打擊的目標。

與此同時,美國的媒體卻披露,五角大樓最新一份《國家防衛戰略》草案將「保護本土與西半球」列為優先。報道指出,特朗普上任後的新政府,近期的行動確實顯示正在把防務焦點移回本土和周邊地區,例如五角大樓調動國民警衛隊支援洛杉磯、首都華盛頓執法,派遣多艘軍艦往加勒比海打擊毒品流入美國,五角大樓又於跟墨西哥接壤的南部邊境設立了軍事區,授權軍隊插手執法工作拘捕黑市居民等。

美國的全球軍事部署呈現出戰略收縮的傾向,這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到的事實。特朗普上任以來,一再逼迫歐洲國家提高軍費開支,自己承擔起防務責任,同時又急於從俄烏戰爭力脫身,又逼台灣交付更多的「保護費」,這一連串動作,其實都反映出美國正面對的一個現實情況,美國債台高築,國內經濟狀況欠佳,生產製造力已大幅度萎縮,根本很難支撐起繼續當「世界警察」所需耗費的龐大支出,而且,隨着軍備老化,生產製造力弱化,美軍的實力其實也在下降之中。

特朗普上任後改變了策略,一方面將美國的軍事力量退縮回西半球和美國本土,以減少開支,另一方面透過對等關稅,收「保護費」,以及逼迫歐亞的盟國將重要的製造業搬入美國,以提升美國的製造業水平等,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提升美國的軍事力量。

美國在二次大戰後的「冷戰」和後冷戰時期,用了「國防部」的名種,卻大肆對外進行武力進攻,充當「世界警察」,維護其全球霸權。現在,美國作出全球性戰略收縮,有意將軍事力量退回西半球和美國本土,卻又大張旗鼓地把「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很明顯,特朗普是以此虛張聲勢,向世界各國作出威懾性地警告,為其軍事力量全球性的戰略收縮護航。美國作出戰略性退縮,退回西半球和美國本土才是實招,背後折射出的是美國正在面對衰退的事實和無奈。

美國正在走下坡路,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可悲的是仍有個別東南亞的小國,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以及少部分反華勢力,仍然指望着依靠美國的強大軍事力量,為虎作倀,意圖滋擾中國邊疆海域,分裂中國領土。

9月3日看到中國的閱兵式之後,連美國都在退縮,這些宵小之徒,也該知所進退,停止不切實際的妄想了吧?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