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依賴中國製造,相信地球人都知道。但依賴到什麼程度?相信未必很多人了解。近日,有美媒說實話了,指出美國的家庭用品都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甚至有一樣美國人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更是99%的貨源來自中國。就算刻意不用中國直接生產的商品,也躲不開中國供應鏈的影響。這篇報道,猶如把迷信關稅治百病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狠狠打臉了。
4月27日,《紐約時報》推出一篇報道《Your Home Without China》,通過深入分析美國的入口資料,用圖片揭示關稅戰,可能會令美國消費者可能在哪些領域面臨商品短缺、選擇減少以及價格上漲的困境。報道指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中國產品的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模樣。而隨著特朗普推出瘋狂的關稅政策,這些商品的價格極有可能繼續上漲。
《紐約時報》展示了美國家庭的廚房,由此很容易看到,美國人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中國生產的大量餐具和烹飪用具,幫助美國人解決口腹之慾。尤其美國人的家用麵包機,幾乎每一台都是來自中國。數十年來,中國投入大量資金發展製造業。時至今日,中國生產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實物產品,這規模比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的總和還要多。
雖然,但報道也提到,近年來,一些產品已經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越南等國生產,還有一些產品也仍在美國廣泛生產。例如,美國生產部分高端傢俱,還有體積龐大且運輸成本高昂的床墊。
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近7年來美國關稅政策的轉變,直接推動製造業商家加速向東南亞和南美佈局新產能。但以為這樣就能讓美國人避開中國製造?錯了!那些國家如今不僅創紀錄地進口中國零部件,更通過組裝生產,將大量終端產品銷往美國市場。美國人可能購買了一件從墨西哥或泰國生產的電子產品,但內部的很多零件仍是Made in China。
許多美國家庭中最昂貴的產品應該是汽車,這應該不會是來自中國吧。錯了!雖然,美國消費者不可能直接購買從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但許多汽車零部件來自中國,而美國對外國車廠的零部件徵收新關稅,將於5月3日生效。尤其電動車,其最重要的組建電池,就極可能是中國製造。
其實,特朗普不要以為美國是永遠的贏家。關稅戰所引發的連帶效應已經覆水難收,不只顛覆全球經貿體系,更衝擊美元霸權地位。當有一日美元失去了世界通用貨幣的地位,美國不能再靠印鈔票便可換取外國商品了,美國人就等著自力更生吧!到時,可能很多人才猛然醒覺,原來特朗普不是讓美國再偉大,而是讓美國人更痛苦。
原圖:特朗普FB圖片
記得Follow我哋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