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高姿態重返白宮,迅速掀起了一場全球性的關稅風暴。尤其對中國,他祭出看似「驚天動地」的高額關稅,彷彿這把「屠龍刀」一出就天下無敵,各國只能俯首稱臣。然而,現實卻給了這位曾出書吹噓自己「The art of deal」的總統狠狠地摑了一巴掌。
《紐約時報》近日引白宮官員消息披露,特朗普政府原本豪情萬丈,認定中國會是眾多國家中最先「投降」的一個,一定會迫不及待向美國請求關稅豁免。筆者真不知道這種自信源於何處,大概是對自身實力的過度膨脹,和對中國韌性的嚴重低估。美國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但這也就只是曾經罷了,自從特朗普在他第一個任期對華發起貿易戰時,中國已懂得擺脫依賴美國的局面有多重要。
BBC分析指出,中國實際上握有五張強力底牌,包括龐大的內需市場、完整的產業鏈、充足的外匯儲備、強大的產業升級能力,以及靈活的政策工具,這些籌碼都讓中國有足夠底氣與美國周旋。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沒有如特朗普所預期那樣屈服,反而態度愈發堅定。中國外交部多次明確表態,要談判隨時歡迎,但「打,奉陪到底」。
特朗普曾在討論俄烏和談的會議上,公開嘲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no cards」,但諷刺的是,如今陷入困境的恰恰是他自己。美國三大零售巨頭沃爾瑪、目標百貨和家得寶難掩對物價上漲和供應短缺的擔憂,已向白宮示警,由於關稅政策擾亂供應鏈,美國貨架即將空蕩。
只懂亂舞關稅大棒的的特朗普,對此當然是無計可施,但又不甘就此罷手,近日竟然開始靠吹噓來維持其顏面及地位。他宣稱中國正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甚至多番暗示北京會主動打電話求和。然而,這一切很快被中國無情戳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直截了當地表明:根本沒有與美國進行任何關稅談判。特朗普的「談判」,原來只是他看著橢圓辦公室桌上那個永遠不會響起的電話時的幻想。
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並非針對中國的孤例。特朗普同樣吹噓與日本、印度達成關稅協議,但《Politico》揭露這些所謂「協議」,原來不過是一些空洞框架,毫無實質內容。此外,就連加拿大也表明不會急於與美國談判,因為他們「有足夠籌碼」應對美國的關稅威脅。
如今的特朗普,就像一個沒有退路的棋手,明知錯著卻不願認輸:堅持高關稅,國內零售商和消費者將首當其衝受害;降低關稅,又等同公開認錯,喪失談判籌碼和政治顏面。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正是特朗普戰略思維短視的必然結果。
特朗普最大的錯誤,在於徹底低估了中國的堅韌和決心。中國人歷經百年滄桑,深知屈服只會招來更多欺壓。正如中國在回應特朗普在上個任期發動貿易戰時,早就已經強調過的:「中方不想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這不是空洞口號,而是經歷過磨難的民族所擁有的堅定意志。
特朗普錯誤地以為中國會因經濟壓力而迅速讓步,卻忘了中國曾經歷過更艱難的時期。「百年恥辱」的歷史教訓使中國明白,唯有堅強不屈,才能贏得尊重和發展空間。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不僅沒有換來預期中的中國屈服,反而激發了中國更強烈的自力更生決心和產業升級動力。中國人吃過的苦,比美國人的糖還多,特朗普正是低估了這一點,才會踢到一塊真正的鐵板——一個經歷過傷痛,因此變得更加堅強的中國。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