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加徵關稅將出現的三種結果

蔡志忠 2025年04月07日 13:27

蔡志忠:「如此發展下去,或許會出現以下三個結果:第一,美國與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上脫鉤斷鏈,進出口貿易嚴重萎縮,經濟開始走向衰退;依賴工業製造出口的越南、柬埔寨等國經濟重創,中國力谷其他市場和提振內需,尚算可以守著陣地。第二,美國經濟受創加上負債累累,沒有能力償還高息債務,最終特朗普重啟寬鬆貨幣政策,即如當年的量化寬鬆措施一樣,以大印鈔票來刺激經濟和償還債務。第三,事實證明加徵關稅的結果損人害己,最後特朗普改變初衷,收回此「七傷拳」措施,與世界各國重新回到談判桌,重回多邊主義的全球化市場。」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宣布對全球徵收10%的基準關稅。其次,對美國貿易逆差最高的數60個國家徵收額外關稅,其中,對中國34%(連原本的20%,合共等於加徵54%),對歐盟20%,越南46%,中國台灣32%⋯。

簡直太瘋狂了,措施宣布後,全球股市應聲大跌,率先開市的亞洲主要股市下跌幅度由1.5%至6%左右,歐洲股市普通跌2%至3%左右,而美股更出現恐慌性拋售,三大指數創五年來最大跌幅,道瓊斯指數兩天大跌近4,000點,上周五收市報38,314點。很明顯,加徵關稅首先讓美國進口貿易受影響,物價有上漲趨勢,經濟出現不明朗因素;而對於一些大量出口貨品到美國的國家如:中國、越南、日本等國,也將帶來極大衝擊。

全球化的時代會落幕嗎?

美國以一己之力挑戰全世界,其加徵關稅的力度超越預期,難道全球化的時代將要落幕?特朗普上場,不斷強調美國優先,並要重塑美國工業,幫助美國基層就業,將製造業重新搬回美國。坦白說,如今只有在美國投資設廠才沒有關稅,但是美國本土徵收的各項稅務很重,本地工人的工資和福利頗高,投資工廠設備等成本也不菲,要設廠於美國,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經濟效益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

4月4日,中國宣布反制措施,對來自美國的產品同樣徵收34%關稅,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筆者認為美國挑起的加徵關稅措施,將令美國經濟出現衰退跡象,由於進口貨品大幅縮減,引致通脹升溫,中下階層生活備受困苦。此外,根據報道,中國企業前幾年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戰,紛紛將生產基地轉移海外,主要目的地越南、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這次分別被美國加徵46%、49%、32%、24%的關稅。也可以說,即使將工廠搬遷到當地,也一樣被加徵重稅,正是「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谷」,搬遷工廠到他國,反而會浪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

加徵關稅將讓美國自食苦果

如此發展下去,或許會出現以下三個結果:第一,美國與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上脫鉤斷鏈,進出口貿易嚴重萎縮,經濟開始走向衰退;依賴工業製造出口的越南、柬埔寨等國經濟重創,中國力谷其他市場和提振內需,尚算可以守著陣地。第二,美國經濟受創加上負債累累,沒有能力償還高息債務,最終特朗普重啟寬鬆貨幣政策,即如當年的量化寬鬆措施一樣,以大印鈔票來刺激經濟和償還債務。第三,事實證明加徵關稅的結果損人害己,最後特朗普改變初衷,收回此「七傷拳」措施,與世界各國重新回到談判桌,重回多邊主義的全球化市場。

隨着新一輪關税浪潮顛覆全球市場,近日美元出現大跌,抵消了自特朗普去年11月贏得大選以來的所有漲幅。著名資產管理公司Amundi固定收益和貨幣策略總監Paresh Upadhyaya説:「美元熊市已經到來,由於美國經濟在衰退邊緣徘徊,今年美元可能下跌10%。」短期看來,香港金融市場難免出現一些波動,股市下跌也會影響樓市表現。不過中長線而言,本港實施聯滙制度,美元下跌有助本地資產價格回升,即將再次降息也有助緩和樓市壓力;另一方面,美元轉弱使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人行可進一步減息降準,美元貶值對背負大量美元債務的企業有利,例如航空公司和一些房地產企業,美滙美息下跌也有助環球經濟復甦,幫助出口貿易增長。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作者: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常務顧問 蔡志忠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