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DeepSeek以低成本,研發出足以媲美ChatGPT的AI大模型震撼業界,一度成為全球科技的大熱門。團隊在3月1日於社媒發文披露,關於V3及R1模型數據,稱理論上其成本利潤率高達545%,一日收入可以有逾56萬美元。不過,文章亦強調受制於多項因素,實際收入其實並沒有這麼多。
DeepSeek成功,有目共睹。身為中國人,必然會感到自豪,尤其在美國科技打壓之下,DeepSeek面世並吸引全球的目光,迎難以上的成就,更是振奮人心。
但成功氛圍過後,DeepSeek會如何繼續前進?這更值得大家關注。
回顧AI的崛起,不過是這一、兩年的事。不論是ChatGPT也好,還是DeepSeek也罷,儘管是一大突破,無疑仍然是起步階段,雙方都致力在推出更新、更好的版本,希望能於技術上先拔頭籌。例如早前有傳DeepSeek加快推出新R2模型,可能更早於原定今年5月推出的日子。
DeepSeek的加緊步伐,既是明白這場比賽,只是剛剛起跑;更是知道自己的賽道上,是如何荊棘滿途,單是晶片上的一環,在美國橫手之下,根本是困難重重。
所以在一片掌聲、簇擁之下,DeepSeek所面對的困難,並不會就此憑空消失,反而愈是矚目,愈容易成為備受針對的對象,這一種矛盾,正正是DeepSeek最需要跨越的難關。
不過,筆者相信DeepSeek的團隊,並沒有因為一時的成功而自滿,他們的低調,乃至敢於把「利潤」呈現在大家眼前,足以證明團隊對於自身的理解,唯有了解不足、明白短處,DeepSeek才可以更進一步。
尤其是大家知道,DeepSeek是在使用較為低階的晶片下,突破限制,與美國的AI巨頭比肩,甚或是因為困難而產生推動力。這個過程中,凸顯的是成功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不一定要依賴美國;不一定要向美國卑躬屈膝,也可以創出自己的一片天,重點在於敢想敢創新之餘,不頹廢、不自滿,更是重中之重。
喜悅背後,盡是種種的艱辛。我們當然可以為DeepSeek的出現而高興,不過AI發展這條路道阻且長,別因為片刻的歡愉而蒙蔽雙眼。因為中國今日能立足於世,全因不斷奮發,共勉之。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