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從「解放者」到「包租公」 美國亞洲形象已然坍塌

說書人 2025年02月22日 20:00

說書人:「雖說新加坡防長對美真實面目的揭發,依然隔有一層濾鏡,但已能說明很多問題。不管怎樣,半夢的清醒總比永久裝睡要好得多。從「解放者」到「包租公」的轟鳴聲中,美國的形象已然在亞洲坍塌。」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美國幾十年的霸權壓榨,疊加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的肆意妄為,致使亞洲小國對美認知悄然轉變。新加坡防長黃永宏於當地時間2月14日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一場圓桌討論時,直言美國在亞洲的形象,自二戰後至今已發生根本的變化:從「解放者」淪為橫衝直撞的「攪局者」,最終蛻變成坐收漁利的「包租公」。

與美國長久保持「密切夥伴關係」的新加坡,能夠公開發表如此直白的諷美言論,實屬不易。一番言語更代表著,親近美國的亞洲國家,實際上一直都有較為清醒的認識,惟在特朗普全球化無差別攻擊下預感到了危機,才敢承認現實。只可惜,防長對美國形象的兩個關鍵形容詞——「解放者」及「包租公」,還是保有一定的美化色彩,依舊未能擺脫亞洲小國對美的仰望姿態。

「解放者」是包括新加坡在內眾多亞洲小國,甚至是全球範圍內依附於美國的國家,對美二戰後形象的看法。「解放者」一詞承載著多國有關英雄主義的美好想像,只可惜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二戰後,美國加緊實施軍事霸權擴充,在全球範圍的差不多140個國家設立駐軍,名義上宣稱維護安全,實質上卻是以軍力鎮懾他國土地。美國從來都不是「解放者」,而是變相的「殖民者」。

另一方面,美國對於亞洲國家更不能算作「包租公」。因「包租公」始終手握無可厚非的所有權,無論叫價公允與否,其「收租」行為都屬合理。反觀跑到別國大肆「收割」的美國,除非該國認可美方持有當地主權,不然怎能算作是「包租公」呢?形容作濫收保護費的「黑幫頭目」才對。

雖說新加坡防長對美真實面目的揭發,依然隔有一層濾鏡,但已能說明很多問題。不管怎樣,半夢的清醒總比永久裝睡要好得多。從「解放者」到「包租公」的轟鳴聲中,美國的形象已然在亞洲坍塌。

原圖:Ng Eng Hen Facebook圖片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