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全方位打造教育樞紐 招收境外中小幼學生

胡少偉 2024年07月24日 21:00

胡少偉:「活化香港優質的基礎教育,讓全球各地包括內地各省市有意來港升學的少年人報考香港公營學校,並提供陪讀政策友好,讓考到入讀資格學生(包括免試的幼兒與小一生)的女性家長或祖母(即媽媽、外婆、嫲嫲其中一人)申請陪讀簽證。這些國際學生入讀措施令現時只重專上的國際教育樞紐政策變得全面及均衡,有助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並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望特首從善如流,在明年實施這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的新措施!」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7月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並作出《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當中優化區域開放佈局部份,提到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

在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方面,《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便提出建設香港成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按教育官員的理解這政策是建基於香港有享譽國際的大學和優秀的科研人才,因而只聚焦在專上教育。中小學教育方面,非本地學生如跟隨其父母(包括透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來港的人士)到港生活,在符合相關條件下可選擇入讀適合自己的本地公營、直接資助計劃或私立學校(包括國際學校)。

習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發表《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指出,要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其中第五點增強國家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部份,提到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國家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香港特區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在這方面也應多作努力,共同獻策。

香港雖有享譽國際的大學和優秀的科研人才的強項,但在長遠人力的發展卻有一大隱憂。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24年2月至4月的總就業人數為3,694,100人,同期的總勞動人口為3,807,800人,若除以40年的話,香港一周歲需有9萬多人就業。令筆者不安的是2023/24中小學生總人數約32萬多,每級只有5萬多人,即每年欠近4萬新增勞動力;若以2022及2023年只有3萬3名嬰兒出生計算,20年後香港社會每年損失5、6萬勞動力。每年缺少過半新勞動人口就業,這對20年的特區發展勢必帶來嚴重的影響。為此,筆者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參考新加坡,容許公營中小學校招生5%國際學生考試入學,每所新加坡學校小一留給外國學生名額少於10%免試直入。若香港特區政府要加大搶外地人才的力度,便要儘快採納一個比新加坡公營學校更開放的國際學生入讀措施,包括容許境外生免試入讀幼稚園剩餘學額。這一則可以做到全方位的國際教育樞紐,二則可補充香港正面臨劇減的低齡人口。

據世界銀行的網上資料,2023年全球各地0至14歲人口平均佔比為25%,香港特區卻只有12%,不單比內地全國0至14歲人口佔比的17%為低,更少於全球平均過半。怎樣可增加香0至14歲的人口? 2023年全球各地0至14歲人口平均佔比為25%,香港特區卻只有12%?活化香港優質的基礎教育,讓全球各地包括內地各省市有意來港升學的少年人報考香港公營學校,並提供陪讀政策友好,讓考到入讀資格學生(包括免試的幼兒與小一生)的女性家長或祖母(即媽媽、外婆、嫲嫲其中一人)申請陪讀簽證。這些國際學生入讀措施令現時只重專上的國際教育樞紐政策變得全面及均衡,有助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並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望特首從善如流,在明年實施這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的新措施!

作者胡少偉為教聯會副會長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原圖︰星島日報圖片

https://image.stheadline.com/f/680p0/0x0/100/none/f0bd173d8054b7d55f564ff5a2e07e25/stheadline/news_res/2022/12/17/4227783/i_src_509034512.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