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於9月9日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邊簽署諒解備忘錄,宣佈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這條「經濟走廊」被視為是有意針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新搞作,又被西方媒體吹捧為「現代香料之路」,引起全球關注。
IMEC的重點項目之一,是修建橫跨亞歐大陸的鐵路運輸系統,但美國和印度在鐵路基建方面的表現,被大多數人認為根本無法與中國相比擬。美國雖然是全球最發達的國家,掌握全球最先進的技術,但美國國內的高鐵建設,卻遠遠落後於中國,時至今日,尚未有一條能夠與中國相提並論的先進高速鐵路。至於美國紐約等中心城市的地鐵,早已是老掉牙的百年老鐵路,但仍在承擔着這一全球最發達城市的交通,根本無法跟中國一線城市相比,甚至比許多二、三線城市也不如。
印度的鐵路建設就更不必說了,總理莫迪上任之後曾跨下海口要大建高鐵,直到2022年9月,印度國產版的「半高鐵」列車才投入運營,但最高時速僅有180公里,距離中國高鐵超過300公里的最高時速,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被稱為「半高鐵」。另一條由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的高鐵,原計劃2017年開始動工,預計於2022年竣工,但目前工程被拖延,據說最快要到2027年才能完工投入運營。
以美國和印度在鐵路建設方面的「成績」看,美印雖然雄心萬丈,但想建成橫跨亞歐的龐大鐵路運輸系統,抗衡中國已經投入營運的「中歐班列」,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在許多人看來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再者,「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中歐班列」,參與合作的亞洲和歐洲國家有很明顯的互補合作關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生產大量商品供全球使用,其中一部分是歐洲國家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未有「中歐班列」之前,這類貿易主要透過海運實現。但在過去幾年間,由於受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的影響,海上運輸受阻,而「中歐班列」則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亞歐大陸保持聯通,保持經濟發展的需要。
而且,「中歐班列」沿途所經的中亞、東歐國家,有多個國家存在基建發展落後,工業化發展滯後的問題,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建設,協助這些國家修建鐵路、碼頭等重要基建,開通連接歐洲的道路,為這些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創造條件,是廣受歡迎的建設項目。
「中歐班列」對中國經濟也有促進作用,開通連接亞洲大路的通道之後,中國對外開放改變了過去向東南沿海傾斜的局面,讓東北、華北,以及中西部的內陸省份,也可以直接與歐洲、中亞國家建立經貿往來關係,對中西部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是對合作各方都有巨大好處,是廣受歡迎的國際合作,並且,「一帶一路」也是開放的項目,歡迎全世界各國都參與共建,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改善民生。
美國主導的IMEC,主要目的是制衡「一帶一路」,制約中國發展,是要將參與的國家拖下水,其結果必然會令這些國家遭受損失,又豈能與「一帶一路」相比較?
IMEC從開始就不被世人看好,不少人認為IMEC不大可能獲得成功。不過,中國愛好和平,希望全世界都能平等相處,共同發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從不會阻止其他國家的合作和發展,印度若有意加強與中國、中東、中亞和歐洲國家的合作往來,完全可以找中國協助,相信可以得到更令人滿意的結果。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