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俄烏戰爭將近一年的反思

施梓山 2023年02月08日 20:30

施梓山︰「還有一個很多人都已經講了很多次,直接點出要害的問題——西方只提供軍備但決不派兵參戰——人命傷亡由第一天開始,就只得全部由烏克蘭人承受,這公平嗎?這是真正的支持和道義嗎?還是烏克蘭人做了別人的棋子和冤大頭還懵然不知?更重要的現實是,就算獲得西方的武器支援,烏克蘭可有打敗擁有核武的俄羅斯的勝算嗎?華盛頓和北約其實對此都心知肚明,只是一直沒有宣之於口。」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烏戰爭,至今已經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了。戰事仍然膠着,戰場駁火仍只局限在烏克蘭的國土上,俄羅斯本土基本沒有受到影響。這種戰事的地域性注定了這場戰爭的人命傷亡,最終都只會由烏克蘭人作出犧牲。

對於這場戰爭,誰對誰錯的問題大家先不談,但烏克蘭的土地成為硝煙四起的焦土,烏克蘭的平民成為顛沛流離、家破人亡的犧牲品,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親西方的基輔政治領袖為了加入北約和幫助美國成為抗俄前線,今日得到這個結果,值得嗎?雖然美西方的軍援宣稱「源源不絕」送給烏克蘭,但人哋出武器你出命,真係值得嗎?

還記得上月17日,歐洲出爐了一個由民調組織Euroskopia做的最新民意調查報告,引起了關注。其實用「關注」來形容這個民調結果可能不太貼切,可能用「令人詫異」會更能反映結果的現實性。

西方煽戰火 烏國人犧牲

這個民調是在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波蘭、奧地利、希臘和葡萄牙9個歐盟國家進行,在每個國家各訪問了1,000人,詢問受訪人對俄烏戰爭的看法。其中一個結果令人感覺出乎意料!那就是民調顯示,即使要烏克蘭割讓土地給俄羅斯,仍有48%歐洲人贊成俄烏早日結束衝突。

美國和歐盟的政治人物、民意輿論給人的印象,不是一直都「堅定不移」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嗎?怎麼現在卻有接近「5成歐洲民意」希望俄烏盡快止戰,即使要烏克蘭犧牲失去土地也在所不惜?這個看似「矛盾」的民調結果其實並不矛盾,相反,卻反而是現實政治人情冷暖、長貧難顧的最佳啟示。

首先的啟示是民意如流水,現實的國際政治尤其如是。俄烏一年前爆發衝突初期,當時歐洲的民意一面倒的支持烏克蘭,表現出一種就算被俄羅斯斷供天然氣等能源也在所不惜,不會讓俄羅斯得逞的同仇敵愾。

但一年時間下來,因杯葛和減少使用俄羅斯能源而引發的通脹加劇、電力價格飆升而造成的生活艱難,歐洲的民意亦起了顯著變化。停戰的意向,就是一個顯著的風向標。如果澤連斯基和烏克蘭人仍以為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支持是一張沒有期限的支票,那顯然是對民意常變缺乏認識。口爽荷包乾,歐盟國家的人自己生活難過,民意又怎會不變?

其次是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也很殘酷。俄烏戰爭一年下來,有言烏克蘭平民死亡人數破萬。其他因戰爭受傷者和全國流離失所的、逃往境外的烏克蘭人,相信數字亦不少。這些冰冷的數字,牽涉的不是損失了多少輛坦克或戰艦,而全部是寶貴的烏克蘭人的生命。

還有一個很多人都已經講了很多次,直接點出要害的問題——西方只提供軍備但決不派兵參戰——人命傷亡由第一天開始,就只得全部由烏克蘭人承受,這公平嗎?這是真正的支持和道義嗎?還是烏克蘭人做了別人的棋子和冤大頭還懵然不知?更重要的現實是,就算獲得西方的武器支援,烏克蘭可有打敗擁有核武的俄羅斯的勝算嗎?華盛頓和北約其實對此都心知肚明,只是一直沒有宣之於口。

政治講求的是現實,說得白一點就是利益和實力。西歐國家人民的利益就是生活要好過,能源價格要負擔得來,試問如果俄烏戰爭繼續無了期延續下去,影響到歐洲人的利益,烏克蘭所獲得的支持,也還可以繼續無了期下去嗎?戰事再拖下去,當歐洲人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支持犧牲烏克蘭利益換停戰的歐洲民意亦只會越升越高。這些分析雖然不中聽,但澤連斯基和烏克蘭人亦是時候,好好思索這個歐洲民意的現實啟示了。

原圖︰now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