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搭上英通脹列車 移英黃友難過冬

施梓山 2022年08月30日 20:00

施梓山:「推動英國今次通脹急升的元兇是生活必須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升。其中日常食物例如牛奶、芝士、麵包和雞蛋的價格,上月已經按年大升超過百分之十!而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年電費開支,預計很快將會高達5萬港元!換句話講,唔計柴米油鹽醬醋,唔計衣食住行,移民去英國過『民主生活』嘅黃友家庭,佢哋每年就要先乖乖奉上5萬港元嘅電費。」



「對於帶着大疊鈔票由香港移民去英國嘅家庭嚟講,這當然對佢哋冇乜影響。但對於嗰啲『人哋移民佢又跟住移民』,而且口袋裏沒有大疊鈔票嘅跟風派來說,人到了英國,今個冬季肯定係一個好難捱的寒冬。香港冬天有時都會好凍,但就算點凍都唔會夠英國凍,在英國真係要開暖氣過冬的。但電費和燃料價格暴升,點過冬?」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2019年黑暴顏色革命失敗,英國乘機推出「BNO 5+1」移民計劃,想在香港製造分化,而這一波移民潮離港赴英的,好多都係那些不甘「革命」失敗嘅黃友。當然亦有一定數量「人哋移民佢又跟住移民」嘅跟風派,亦跟着這個大潮去咗英國。

香港從來都是出入境十分自由便利的國際城市,移民香港或移出香港,每日都在發生,香港人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89六四之後、九七回歸前後,面對移民潮,香港人有乜風浪未見過?所以面對這一波主要是赴英的人口移動,亦冇乜大不了。

但黃營和黃營背後蛇鼠一窩嘅西方媒體,最鍾意渲染香港人移民英國係一件「天塌下來的事」。其實這種渲染只係佢哋自欺欺人下嘅一種自我安慰,亦係西方借助輿論慣性唱衰對手的一種惡習。幾個月前,西方媒體不是一窩蜂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身懷絕症、時日無多」嗎?講到言之鑿鑿,結果普京如今不是仍然完好無缺,還頻頻亮相,甚至還跑到鄰國出席會議嗎?所以西方媒體嘅宣傳戰,係維護西方利益嘅一環,不可盡信。

據統計,2019年至2021年香港人口淨流出約13萬人,今年首季就約為14萬人。這些都是一些硬數字,放在總人口七百多萬的香港,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就算這些人全部真係移民晒去英國,今時今日香港還不是每日照常日出日落?事實上,近期隨着抵港防疫隔離日數減少,每日經機場入境香港嘅人數已經翻倍。香港的吸引力在於佢獨特嘅魅力、商機和背靠祖國,唔係嗰啲心理葡萄嘅人隨便唱衰幾句就會倒下。

講返一大班黃友移民去英國,佢哋係咪真係咁「好景」?係咪真係去到英國就即刻活在「烏托邦」,快活過神仙呢??答案我諗係因人而異。但最近有關英國的報道,例如物價失控、通脹驚人、罷工不斷、又換首相等等嘅新聞,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肯定唔係好事,而係名副其實嘅負面消息。

香港雖然也正面臨通脹和加息問題,但相對於英國失控的通脹數據,其實只是微不足道。在剛過的7月,英國的通脹率高達10.1%,創了40年新高,是七大工業國中表現最差的一國,而且還在惡化中。花旗銀行甚至預測,英國的通脹在明年初將會攀升到18.6%。這樣的通脹率十分嚇人,大多只會出現在第三世界國家,但如今卻在大不列顛島日日上演。對於最近一兩年趕去英國移民的黃友們來說,佢哋走得快並沒有遇上好世界,反而係趕路踏上了一列失控的通脹列車。

罷工潮一浪接一浪

更要命的是,推動英國今次通脹急升的元兇是生活必須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升。其中日常食物例如牛奶、芝士、麵包和雞蛋的價格,上月已經按年大升超過百分之十!而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年電費開支,預計很快將會高達5萬港元!換句話講,唔計柴米油鹽醬醋,唔計衣食住行,移民去英國過「民主生活」嘅黃友家庭,佢哋每年就要先乖乖奉上5萬港元嘅電費。

對於帶着大疊鈔票由香港移民去英國嘅家庭嚟講,這當然對佢哋冇乜影響。但對於嗰啲「人哋移民佢又跟住移民」,而且口袋裏沒有大疊鈔票嘅跟風派來說,人到了英國,今個冬季肯定係一個好難捱的寒冬。香港冬天有時都會好凍,但就算點凍都唔會夠英國凍,在英國真係要開暖氣過冬的。但電費和燃料價格暴升,點過冬?

連英國本土嘅人都覺得通脹急升下的日子難過,甚至有倫敦市民慨嘆飲唔起啤酒。而因為人工追唔上通脹的罷工浪潮,包括碼頭和鐵路工人、郵差、甚至大律師,亦正在排隊罷工……係咁嘅情況下,你估英國政府仲可以撥出幾多預算,來照顧你班由香港來英國呼吸「自由空氣」嘅黃友呢?英國目前已經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唔通仲會畀你「BNO 5+1」嘅黃友們全包宴?相反,成日俾黃友們嫌三嫌四,鬧到一文不值嘅特區政府,為咗幫助市民應付通脹,反而今年可以向每個成年香港市民派發1萬元消費券,而移咗民嘅黃友們,從今以後將不再有這種福利了。

根據經濟學理論,如果要壓抑通脹,加息和削減公共開支都是有效手段,但副作用是會引起失業率上升和經濟陷入衰退。一旦失業率上升,人浮於事,搵工困難,移民英國的港人如果銀包唔夠厚,日子真係會比香港好過?呢個世界骨氣係重要,但台灣人常講嘅「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呢兩句話,對於到咗英國正在親身體驗經濟寒冬嘅黃友們來說,佢哋應該別有一番滋味吧!畢竟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有苦自己知。所以,移民英國係咪真係黃友們想像中咁好嘅「天上人間」?相信唔使十年八載,只需一年半載,好快就會揭盅,大家等睇好戲。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