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耐不住要講冬季奧運場地的原因,是聽了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在央視《開講啦》的節目,不止因為內容精彩,也因為他說得太動人了。張利在去年12月在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 《建築:來自我們,為了我們》就建設意念和過程說得更完整…尤其在於如何解決冬季奧運設施的延續使用問題。
競賽場館如何融入大眾日常生活,實現可持續發展,正是我們一直思考和討論的問題。答案就是,這些賽時供運動員使用的競賽場館,要融入日常百姓生活,使其在賽後能被更多地親近和使用,而非僅作觀瞻、拍照。通過「城市人因工程學」,從人的生活感受與人體的特徵出發,從不同尺度對城市公共空間與人的互動進行量化,將其規律代入目前的設計中,分析現有體育場館所缺少的軟硬件設施,予以針對性的補充完善。
在生活當中第一個和親切尺度相關的任務、就是共享任務。在建築和城市領域裡講親切尺度,100米以內已經很親切了,大家可以看清楚表情,可以互相熟悉。第二個任務、就是漫游任務,距離在500米之內,有明確的開始、結束,有明確的景致變化、節奏變化。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頤和園,無論是家庭出游,還是單位團建,它們都是理想目的地,因為它們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單位時間,讓我們有2.5小時左右的投入,這就是第三個常人生活當中的任務——目的地任務,距離大於1公里,能夠讓人駐留,空間有變化節奏,給人愉悅體驗,留下深刻記憶。
怎麼能證明有2.5小時這件事情存在呢?過去我們只能靠經驗判斷,因為設計領域以前沒有技術去推測人的停留時間、人和空間的互動。但是最近五六年,隨著軍事訓練、人機環境設計、體育訓練裡用到的人因技術被帶到設計裡,我們將通過穿戴設備收集的人的生理信息、心理信息和環境空間進行耦合,就能判斷出人和環境之間交互的強度,因而可以相對準確地預測出、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關係底下可能產生的人的駐留時間,並且以這個為基礎再去測試預期效果。
跳台滑雪中S曲線的賽道是視覺上非常明顯的符號,中國文化裡和S曲線最契合的就是如意,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如意的幾何特徵,有柄身、柄首、柄尾,柄身本身就是S形,很容易和賽道結合在一起,柄尾很容易和賽道結束這部分放大的體育場結合在一起。問題是柄首怎麼辦?這是巨大的問題,這也是2017年我們決定可能用如意容納冬奧跳台滑雪比賽時首先要確定的一點,於是向當時國際雪聯負責這項運動的競賽主任霍費爾 (Walter Hofer) 詢問:如果我們準備在北京冬奧會跳台滑雪賽道的頂部建一個直徑80米的巨大空間,是否可以?他回答說,以前的冬奧會沒有試過,隨後他在電話裡沉吟了半晌,表示只要不往下掉東西,就可以。
張利接著打電話給賽道設計師,德國人漢斯馬丁 (Hans-Martin Renn),他設計了上百個世界滑雪錦標賽以上級別的競賽曲線,本身也是建築師,他表示以前的國際滑雪比賽場館確實沒有做過,但是如果北京冬奧會這個設施是為了賽後服務,那他們是支持的。這樣一來,就有了柄首的頂峰俱樂部。這是一個偏移了的環狀的空間,內圓和外圓不同心。空間更多的是用於聚會,觀察前面山體的景觀空間可以較小。
原來漢斯·馬丁設計的跳台方向,這是很專業的按照等高線計算出來的,也就是土方量最少的方向,但設計往北旋轉了20度,使跳台位於山谷之中,再結合賽道兩側的側翼結構,降低昂貴防風設施的使用量。人的水平視角關注的範圍大概在45度,沒有旋轉以前,運動員只能對著對面的小山,旋轉後,長城遺跡、冬季兩項運動的整個山谷就進入了運動員的視野。在光線均勻的時候,當我們爬到長城遺跡邊上回望,也能看到「雪如意」。後來證實,在沒有比賽的時候,一般的參觀者最常停留的點,也是在這個旋轉後的起跳點附近。
環形建築最早是一個瑞士團隊提出的,建議在小山包修一個五層綜合體,把酒店、場館都修在那裡。但是我們的方案選擇不封閉的辦法,把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三個場館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作為慢行的區域,試圖提供2.5小時的駐留時間。「雪如意」是第一個能夠完整讓大家沿著整個跳台的長度側向走完的,這不是為了競賽準備的,而是為了提供常人游歷的路徑。
「雪如意」下面的體育場也值得關注。一般跳台滑雪體育場要做一個反坡,這樣運動員減速減得快。但是這樣會導致底下不是平的體育場,觀眾席無法實現環抱式坐法,很多在室外體育場可以發生的活動就沒有了。和國際雪聯商討很久後,決定做一個90米的室外體育場,觀眾席用馬蹄型布置,這樣就保證體育場在冬奧之後能更多地用於賽後民眾的聚會和大型活動,跳台下就是足球場,舉行足球比賽、演唱會等常規大型活動,觀眾席容量可達1萬人。2020年12月,河北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的開幕式就在這裡舉行。
在北京城西首鋼園內的滑雪大跳台要解決同類問題。滑雪大跳台運動是一個高難度的極限競技運動,但是和「雪如意」不太一樣。「雪飛天」面對三個問題:第一問是選址,雪上項目一般在山裡,而這項運動卻常在城市中心區,觀眾是25~35歲之間的年輕人,比賽選手是十幾到廿多歲的年輕運動員。項目設想在永定河邊的工業遺產首鋼,這裡有冷卻塔、冷卻池,背面有西山做背景,場景很酷。這讓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性的滑雪大跳台和世界上第一個與工業遺產結合的奧運永久場館。
第二問,從助滑到起跳、翻滾、落地,這些動作背後動感的曲線用什麼樣的中國文化元素符號來表現呢?這項運動的英文名字叫Big Air,最大限度地往空中飛躍翻騰,於是讓人想到敦煌的飛天,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一根彩帶,後來發現不管彩帶怎麼做也飄不起來,團隊內一個年輕的女設計師,提出可能一根帶子不夠,要多根,結合在比賽時台子底下需要臨時設施和吊掛結構,加了第二根彩帶後形態好多了。但是還有不足,於是再用一根彩帶繞著運動員的出發點以及轉播平台,就形成了目前這個彩帶飄揚的設計。
第三問,識別性除了文化元素、除了選址以外,還得注意這是一個工業遺產改造項目,首鋼已經是北京工業遺產結合城市更新的象徵了,怎麼延續工業遺產的記憶?就是四個冷卻塔加上後面的西山以及前面的冷卻池,它們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怎麼在加入一個新跳台時不破壞這個景觀?通過人因技術,請了在首鋼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工人、老管理者一起幫助我們判斷。要在視覺上和周邊融合進去,跳台不能在視覺感知上高於冷卻塔,所以跳台結束區就需要沉到地面以下5米。比如跳台傾斜的電梯,它的角度和冷卻塔接地角度近似對稱。運動員比賽時,經過冷卻塔上映出來的影子,經過斜行的電梯上到出發區,從電梯走出來,整個首鋼園區就在底下,遠處城市盡收眼底,這是很興奮的起跳心情;對觀眾來說,冷卻塔這項工業遺跡永遠是觀看這個當代城市比賽項目的一個背景。曾經在這裡參加過單板滑雪大跳台比賽的選手表示,大跳台給人以夢幻般的未來感。
這次不再需要擔心2.5小時的目的地任務,因為首鋼園區已經是很有意思、大家非常嚮往的的城市改造區域,不論是跑步還是親子游覽、照相,都是很好的場所。在漫游任務以後,再回到近距離共享親切空間的任務。首鋼有一個制氧廠的廠區,恰恰可以改造形成室外的院落式的帶有工業遺產色彩的共享空間。這裡冬奧會比賽時用作觀眾服務,而賽後作為創意辦公室,不過有興趣想租用的要等等了,未來兩年已經租出了。
聽完之後,是否明白如果美媒真要按傳統方式報導北京冬季奧運會,是否會把以往對北京的灰暗描述全部都顛倒了?那不止砸到腳、招牌也都砸了!
原圖︰https://img03-static.xinhua-news.com/imageServer/image/bba04f1f3972a8b1/61f38f63f3e84d8423b908c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