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比「國士無雙」更重要的是什麼?

霍詠強 2021年05月29日 15:00

霍詠強:「5月22日下午1:0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吳孟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5分鐘後1:07,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人雖走了、功績永在!然而,比「國士無雙」更重要的是什麼?「 一代又一代的毅行者、繼續把中國道路建造得更輝煌。」無論是一位國士、又或是最不起眼的平民百姓,只要本著建設前行,無論畢生成就是多微小、又或是鋪下了豐功偉績,都可以激勵無數人繼續前行,把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經營得更美好。」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5月22日下午1:0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吳孟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5分鐘後1:07,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聯合國官方微博發文悼念袁隆平:「國士無雙,一路走好。」解放軍報追憶吳孟超:「肝膽相照濟蒼生」。雖然死訊來得突然、也有一番波折,但是在哀傷之外、更多的是感動!他們的人生軌跡並不相同,一個幼年移居海外、回國入黨從軍、在手術枱前教導成百上千的專科醫師,一個鄉村教師選擇終生在稻田內要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們都得享高壽、獲得巨大的成就、也得到崇高的敬意和尊重,走完備受仰望的人生,那是真正的不枉此生。

人雖走了、功績永在!然而,比「國士無雙」更重要的是什麼?「 一代又一代的毅行者、繼續把中國道路建造得更輝煌。」無論是一位國士、又或是最不起眼的平民百姓,只要本著建設前行,無論畢生成就是多微小、又或是鋪下了豐功偉績,都可以激勵無數人繼續前行,把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經營得更美好。

他倆還有個共通點:毅力。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五十多年,一生浸在稻田裡,直到今年年初,90歳的老人還堅持到海南三亞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開展科研工作,不停地追求更高產量、更高品質,從雜交稻到超級雜交稻到耐鹽堿水稻,可謂生命不息攻關不止。2019年春天,年屆97歲高齡的吳孟超像往常一樣站上手術台,成功完成了最後一趟手術後,才終於退下來,他多年來為了刺激手部神經的敏感度、堅持用刷子刷手;一生做了超過16,000手術,看多了醫院劇集,應該都知道外科手術需要多大的體力支持。

儘管袁隆平和吳孟超的成就都是經歷時間的考驗,得到崇高地位可說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也常有聲音說他們的成就被誇大了,尤其是袁隆平被稱「讓13億人吃得飽」,自然也是過於誇張的說法。但是,在這種說法的背後,其實也源於中國和西方國家對於「鼓勵個人成就」態度上的差異。

1981年,中國國務院將首個「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授予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當中許多成員都得到獎勵,其中包括袁隆平、顏龍安、張先程、李必湖,袁得到的奬勵最高、但也相差不遠。到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科學獎時,因為必須提名個人,所以當中的領頭人袁隆平就成為了聯合國科學獎的得主,從而也令他聲名大噪。類似情況也和屠呦呦獲頒授諾貝爾醫學獎時的情況相同,當時的推薦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米勒,就千方百計要在眾多團體找出當中的代表人物,因為西方更祟尚個人主義,更希望能營造出「英雄形象」。

所以有人說,雜交水稻不是袁隆平的個人成就而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集體成就,當中也有點幸運成分,這可能是事實,然而,反過來更應該欣慰地說,有眾多同行者的共同努力,各自貢獻自己的成就是中國人的特色,也是藉得驕傲的地方。同時,袁隆平作為先導者,1966年在《科學通報》發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論文,提供了一種大家都能用的育種方法,然後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發現野生稻雄花敗育株「野敗」,把雜交水稻由想像變成切實可行的方法,說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了飯,這是抹煞了其他育種專家的貢獻,但對於提高中國水稻產量的工作上,袁隆平的確發揮了關鍵性的重大作用。

自然,西方社會的「英雄形象」也有其作用,就是作為一個標桿,令整個社會保持對農業產業和國家穩定的信心。這些年,水稻改良工作基本沒有停頓過,由雜交稻田畝產五百公斤,到超級雜交稻試驗田畝產超過1100公斤,持續而可預期的畝產新紀錄、對於穩定社會民心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雖然農業生產中的實際產量限於管理水平和投入資源,平均畝產在500公斤左右,但是和中國整體糧食的自給率仍然只有85%,大米的自給比率卻超過98%,在這樣的背景下,由袁隆平作為給予社會持續樹立糧食安全的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也有人說袁隆平沒有明確地否定轉基因食品是個錯誤,會對中國帶來重大的危害,作為一個科學家不可能不被質疑;也更不可能或不應該否定任何事情的可能性。 但是每一代國士,不是他成就有多高,最重要的工作是指出了方向、並且顯示要可行性。

雖然巨人走了,但值得慶幸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另一個科技前沿領域——航天工業,還有90後的女將,在巨人離開前的3小時,由「天問一號」送上火星的「祝融號」安全駛離著陸平台,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擔任「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的是鮑碩,她在1992年出生、2014年在北京理工大學本科畢業。

「天問一號」打開了中國行星探測的大門,並且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這種模式是世界首創,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次深空探測。鮑碩此前已經負責「嫦娥五號」任務調度,她當時還有幾位夥伴,其中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性指揮員、周承鈺,當時年僅24歲的她被稱為「大姐」,過去兩年,她已經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她在每次任務中的定崗都不一樣:配氣台、工作站、動力火箭、連接器指揮,也足證其能力。

在任務執行期間時,由於月面工作要在預定的48小時內完成,為了能夠持續堅守,鮑碩在任務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刻意減少睡眠時間,每天只睡3小時,任務前兩周,控制兩天睡一次覺,從而確保在缺乏充足睡眠的情況下,在月面48小時裡,也能保持思路清晰,把工作完成好。這也令人想起楊利偉,他曾經被問及為何會被選擇成為中國第一位航天員?他說過,可能是因為「能睡」。由於任務出發時間受天氣和環境影響、時間並不完全確定,因此航天員必須能夠保持穩定心態、隨睡隨起,身體和心智狀況也成為決定成就的因素。

當中國走向星辰大海,別忘記仰望星空,茫茫宇宙中有兩顆小行星:一顆是編號為8117的「袁隆平星」,一顆是編號為17606的「吳孟超星」。

原圖:https://news.sina.com.cn/c/2021-05-22/doc-ikmyaawc6870345.s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