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是愛國教育的起點

張達明 2021年04月15日 12:30

張達明:「最後,公社科肯定是國民愛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中學生學習客觀的香港及國家情況,從而讓未來的棟樑得到正確的國家觀念,自自然然愛上自己的國家。」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黑暴禍港後,特區政府終於鼓起勇氣將「高中通識科」作出改革及重新命名。最近有記者向教育局長楊潤雄發問一系列有關「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難題:大概意思是老師能否教「文革和六四」?課堂上老師給學生播放外交部認定失實的外媒報道後,再引述國家的講法,會不會觸犯國安法?楊局長認為,歷史科有觸及到這些敏感議題,假新聞不宜在課堂播放。不過,對於教學方法,楊指出「教學應該交返畀教師專業去做」,意思是讓教師作出專業判斷。

筆者認為推行「公社科」觸及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教育局有沒有講清楚改革後這一科是愛國教育一環?二、教育局憑什麼相信每一個老師有足夠專業知識去處理同一件事中正反價值觀的矛盾和衝突,而局方對老師們有沒有提供額外的訓練?如果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筆者跟著就有以下的提議。

1,特區政府不應背負當年「推廣國教失敗」的心理包袱而不去闡明「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正是愛國教育的一環。局方要提防,「學術自由」成為抹黑國家推廣愛國愛港的借口。開宗明義的坦白是可以堵住下三流的惡意挖苦和中傷。所以局方要清楚說明,公社科的兩大目標:1)認識一國兩制的客觀現實和公民自身的責任:2)認識新中國近百年的成長。

2,公社科作為愛國教育一部分,需要引入一套能令學生體諒和認同政府行為的同理心。相反,之前不斷採用批判思考的正反論證只會令學生容易墮入為反而反的思維。教育當局不妨引入「限制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分析架構作理論基礎。簡單而言,這樣的限制理性強調「人民」要體諒每一個人包括當權者都是懷著有限及獨有的資訊和資源去作政策決定和行使管治。公社科要做到的是,讓學生知道中國或特區政府的「國家歷史觀」,「國際大局觀」和「總體發展觀」是施政的主要考慮因素。愛國教育另一個目的當然是加強公民責任中的守法精神。課程應該毫不含糊地 指出近十年外部勢力勾結泛反對派去提倡「違法達義」,「攬炒香港」及「暴力和非暴力抗爭」。

3,跟完善選舉制度一樣,教育當局是有責任提供一個完善的和嶄新的範例(paradigm)給老師提升他們的專業。原因十分簡單,當全世界有著資訊爆炸,充斥著假新聞和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時,新的範例就成為一副工具去抵抗此歪風。筆者簡單地將此工具編出三個對新科目的評核標準:1)課程要採納正確的資訊。教師和學生能否獲得足夠和客觀的觀察尤其重要;2)課程的內容是否有一致的論述,例如,當殖民地一早被世界唾棄時,公社科不能將香港殖民地政府的管治高舉到至高無上。這樣,學生的價值觀便被弄得模棱兩可及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3)公社科應能賦予學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即是說,學生能好好利用學到的知識用作了解及分析香港和國內一般的情況。

最後,公社科肯定是國民愛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中學生學習客觀的香港及國家情況,從而讓未來的棟樑得到正確的國家觀念,自自然然愛上自己的國家。

原圖:https://image.stheadline.com/f/1500p0/0x0/100/none/37c43f9758c43ab3c26717416a3600f4/stheadline/inewsmedia/20190923/_2019092307062047148.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