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誰負了誰?讓數據說出貿易戰的真面目

霍詠強 2019年06月30日 12:00

霍詠強:「一個論壇上,幾位講者唯一的認同,是美中貿易戰會是持久戰,當中沒有勝方。然而,眾多數據說出了一個美國政府估計以外的真面目。
每次特朗普都會以貿易逆差為說法,提到中國「偷走」了美國數千億,數字還有最初的三千億,提高到最近的五千億,美國領導世界、特朗普領導美國,不知道一個領導全世界的人信口開河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一百幾十年後歷史會怎樣形容這次事件,不過評價都是由勝利者寫下的,所以鬥長命應該是中美往後百年的常態。」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https://weibo.com/u/6655322587

一個論壇上,幾位講者唯一的認同,是美中貿易戰會是持久戰,當中沒有勝方。然而,眾多數據說出了一個美國政府估計以外的真面目。

每次特朗普都會以貿易逆差為說法,提到中國「偷走」了美國數千億,數字還有最初的三千億,提高到最近的五千億,美國領導世界、特朗普領導美國,不知道一個領導全世界的人信口開河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一百幾十年後歷史會怎樣形容這次事件,不過評價都是由勝利者寫下的,所以鬥長命應該是中美往後百年的常態。

按中國的官方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國的商品貿易有2,780億美元的順差,服務貿易有550億美元的逆差。所以中國對美國的總順差應為2,230億美元,遠遠小於美國官方統計的3,354億美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扣除在華外資企業向美國出口的因素,美國對華逆差將減少73%。

剩餘的數字很可怕,估計違反所有美國人的三觀,美中貿易逆差只剩 200 億美元。

根據 CNBC 的估計美國企業在華業務收益約3400億美元。人民日報更指美資企業在華年銷售收入7000億美元,利潤超過500億美元。由於扣除外資企業的數值後,美中貿易逆差只剩個零頭了,也就不作什麼比較了。如果中國應該在談判桌上擺出過這些數字,不知道雙方代表團怎樣去衡量彼此的談判姿態?高叫「搶劫」的,會否是劉鶴?又或者說,從頭到尾,雙方都充分了解實況,根本從來沒有提及貿易赤字?

當然,也有明眼人會問,習近平主席不是強調說要多買一萬億美元美國貨嗎?實際也不難,就在那批在華外企的產品上調整一下,結果會發現中美順差自然流向日韓和歐盟,到時日韓對華的順差,也同步減少了,會對壓力的是這些製造業國家。

今年頭五個月,中國對韓國出口增長8.1%,進口下降8.2%。對台灣地區出口增長16.5%,進口減少1.6%。這些數據說明貿易戰對亞洲地區的產業鏈構成重大壓力,日本、韓國與台灣受損明顯。韓國關稅廳發表數據顯示,韓國5月出口下降9.4%,是連續第六個月出現下跌。其中,芯片出口下跌三成,進口則下降1.9%,受外貿不振影響,今年首季韓國GDP比去年同期下降0.4%,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表現。

除非如普遍估計中美貿易戰最惡劣的結果是世界分成兩個陣營,否則二十年來的自由貿易,只會令世界的貿易數據自然成為一個均衡,正如表面上美國在貿易蝕底了,卻在對外投資和金融市場賺到盆滿砵滿,只是這些錢沒有分給美國老百姓!

好了,既然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正是得益於當地的資源、廉價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需求,那美國是否把成功複製到其他地方?主要的差異是,過去美國對中國的投入,基本上就是丟蘿蔔,連大棒都不太要用,那頭驢已經跑得飛快,但是到了印度和非洲,可能還要親身走到驢前面用力拉。

中國製造業成本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經飛漲,這兩、三年,在彼此成本都逐漸上升下,單論勞工成本,中國是越南的兩、三倍,是非洲的七、八倍,但是,很大部分的組裝工作並沒有外移,原因是高檔製造業涉及精密的工程和自動化生產線,勞工成本比例降低,工程能力成本更為重要。反而是中國企業到東盟,例如緬甸、柬蒲寨等地方開廠,把低技術或污染工作外移,更為明顯。

貿易戰的確可能導致產業鏈的重新配置,數據表明,2019年頭5個月,越南的商品出口額達到1007.4億美元,同比增長6.7%。其中,對美國出口激增28%,表現亮眼。但是與此同時,貿易戰爆發後,中越貿易也大幅增長。今年頭5個月中國對越南出口增加20.3%,進口下降3.3%。

如果直接比對數額,頭5個月,越南自中國進口增加47.1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則增加49.4億美元。這兩個數年如此相近,又是否反映了兩者的微妙關係?當特朗普對關稅戰加碼時,有訪問到芒格有何意見時,他提到在 WTO 以前,各國都能夠應付高關稅的問題,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當年許多地區為了逃避關稅,都採用了許多非常手段,未知中國廠商,是否早已預計在內?

不可不提的是,實施關稅初期除了壓制貿易外,對美國並無實質影響,因為關稅只是把錢從平民百姓收到美國政府的口袋裡,但是當製造商真的開始把工序從中國遷移到其他地區時,雖然中國面臨壓力填補生產需求,但卻是美國才真正嚐到損失。

美國智庫 (Trade Partnership) 2019年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如美國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1.01%,就業崗位將減少216萬個,一個四口之家每年支出將增加2294美元。

美國前勞工部長賴克最近發表文章說「我們應該減少美國大企業支配美國的政策,而不是試圖改變中國。」半數美國人40年沒漲工資,這不是中國的原因。簡單的事實是,在一個由大公司主宰、種種制度是為提高其股價而非增進民眾福祉的體制裡,美國不可能興旺發達。

在美中對抗當中,意外地發現本來應該是中國做的,例如保護主義、閉關自守,美國全都做了,原來是美國該做的,例如推動全球化、協助發展中國家,看來要由中國接手繼續了!

原圖:www.freepik.co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