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美國是言論自由的最大障礙

霍詠強 2021年10月17日 12:00

霍詠強:「説到新聞自由的時候,往往有個奇怪不成文的「標準」,就是能否批評國家領導人?似乎説能夠批評甚至辱駡總統時,這個就是擁有言論自由的社會,但是有沒有反過來想想這些批評或辱駡是否能夠帶來改變,而答案是根本不可能,而且還把事情的關鍵核心帶偏了。舉個例子,過去幾年美國因為特朗普和傳媒「打得一片火熱」,但觀乎「普立玆獎」得主,不難發和美國內政有關的得獎報導寥寥可數,就算是本地的追蹤調查,都是一些個別事件,例如市長貪腐、校園管理問題,當然這些事件都值得關注,但是美國國內有沒有更嚴重、更應該關心的事件?」

「多的是!美國的貧富懸殊為何變成系統性問題?金融市場、國債、政府開支、債務上限都已經是持續問題,但為何從無引起全國性討論?美國新冠疫情死了70萬人,中國評論指和美國的醫療集團有關、醫療集團又和政府官員有關連交易,為何美國從無追蹤調查?既然有調查報告懷疑新冠疫情和生物研究所有關,為何沒有任何人追查美國上百家生化硏究所到底做什麽工作?最精彩還是關塔那摩灣監獄,一輪調查後作出的報導,幾乎拿下了普立玆獎,結果被揭發是假新聞!」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在雷莎和穆拉托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菲律賓總統和俄羅斯總統的發言人,分別表示祝賀。菲律賓總統發言人表示「這是一個菲律賓婦女的勝利,我們為此感到非常高興。當然,確實有一些人認為雷莎仍需在法庭上洗清自己的罪名。」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同樣稱穆拉托夫是「有才華的、勇敢的,他致力於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向他表示祝賀」。
 
儘管不少人認為這種反應是「強顏歡笑」,但或許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國內的異見人士,往往反映出政府現正實施的政策是正確和有效的,否則就不會引起美國的關注。認真說,世界最少有一百幾十個國家的言論自由程度比菲律賓和俄羅斯惡劣得多,其中包括不少美國的盟友,但為何當地記者的言論得不到尊重?
 
正如73%被認為言論自由存在問題的國家的原因,正正源自餘下四分之一被視為新聞自由得到保障的國家,因為這些表面上擁有自由的國家,因為意識形態和立場,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和態度,如果連是非黑白的基本原則都失去了,還說什麼「言論自由」?當新聞和言論都成為霸權工具,新聞自由的意義又在哪?
 
許多傳媒背後都有財團或政黨支持,都有既定的意圖,部分甚至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索羅斯基金在西藏活動時就以「環保調查」來包裝;又或者被人當槍使,例如香港在黑暴期間,英美媒體就將暴力攻擊活動包裝和美化成為「和平抗爭」,當連事實都不符時,這些所謂「要自由」的言論成為了挑起紛亂、從中漁利的擋箭牌,更重要的是這些「爆料」對社會帶來的是破壞,而不是建設。
 
説到新聞自由的時候,往往有個奇怪不成文的「標準」,就是能否批評國家領導人?似乎説能夠批評甚至辱駡總統時,這個就是擁有言論自由的社會,但是有沒有反過來想想這些批評或辱駡是否能夠帶來改變,而答案是根本不可能,而且還把事情的關鍵核心帶偏了。舉個例子,過去幾年美國因為特朗普和傳媒「打得一片火熱」,但觀乎「普立玆獎」得主,不難發和美國內政有關的得獎報導寥寥可數,就算是本地的追蹤調查,都是一些個別事件,例如市長貪腐、校園管理問題,當然這些事件都值得關注,但是美國國內有沒有更嚴重、更應該關心的事件?
 
多的是!美國的貧富懸殊為何變成系統性問題?金融市場、國債、政府開支、債務上限都已經是持續問題,但為何從無引起全國性討論?美國新冠疫情死了70萬人,中國評論指和美國的醫療集團有關、醫療集團又和政府官員有關連交易,為何美國從無追蹤調查?既然有調查報告懷疑新冠疫情和生物研究所有關,為何沒有任何人追查美國上百家生化硏究所到底做什麽工作?最精彩還是關塔那摩灣監獄,一輪調查後作出的報導,幾乎拿下了普立玆獎,結果被揭發是假新聞!
 
如果連事實都欠奉,那傳媒用什麽來評斷一個領袖、一個國家?這種「自由」是不是很可笑?還怎樣追蹤「真相」?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再三強調「中國就是破壞世界貿易體系的非市場經濟體」,利用國家體制來扶持工業,損害美國人的利益的時候,為什麽沒有人問到:過去幾十年經濟學家不是說只有市場經濟才有動力,計劃經濟無法扶持一個國家的發展?中國人也相信了,但今天竟然指中國是用國家力量來扶持工業?那不是註定失敗嗎?美國還擔心什麽?又或者反過來説,上世紀30年代,美國不也是全力扶持工業和鋼鐵業來建立市場優勢嗎?那中國現在做的,不也是合情合理嗎?
 
如果歐美政府每句説話都有bugs,那作為記者還需不需要追蹤調查?在記者會問清楚就可以了,還追蹤什麽?美國説「新疆種族滅絕」,請問有什麽證據?8個維吾爾人的證詞?根據什麽來推斷?這8個人的估計?但新疆有1200萬人,如果有種族滅絕,為何沒有大批人逃難到邊境?如果是文化滅絕,那又如何定義?就是挖了兩个祖墳?還是搬了教堂?如果受壓迫,為何市面還有眾多的維吾爾人?問題問完了,估計也可以結案;但如果從頭到尾都沒有問過,那還要什麽追蹤什麽?爆什麽料?
 
在互聯網時代傳媒渠道眾多,資訊流通量驚人,誰都可以追蹤報導,更大量的人群有能力和方法暴露社會的陰暗面,所以與其説要爭取言論自由外,或者更應該考慮如何能保障言論的可信度。
 
怎麼去衡量新聞的價值?怎樣的新聞才對人們有意義?過去好一段時間,我們會説 "No news is good news",似乎新聞必須是壞消息,好消息就不用提,於是聳人聽聞的消息更有市場價值,同時令假新聞充斥社會。這種觀念或許是時候改變,傳媒必須拋棄立場和意識形態,本著良善和正義,以客觀事實真相作為報導唯一的指標,
 
本來在這種形勢下,傳統主流媒體本來應該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來樹立報導事實標準,只可惜走上了歪路,遠遠偏離事實。更令人憂慮的是美國掌控了主要的科網平台,Google,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等因著美國人的價值觀,利用科技和人工智能過濾了內容,控制了推送的覆蓋面,令資訊逐漸喪失了多元化,當然也和「表達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 背道而馳。
 
這也是中國來發展話語權,推動傳播中國故事的更大障礙。正如就算中國在非洲做了多少建設性工作,贏得了多少讚賞,但是當非洲人想要發佈這些故事時,還是得使用 Twitter, Youtube等平台,加上Google再洗洗牌,這些正面的中國故事很快就變了味,就算沒有直接變成負面新聞,也變得陰陽怪氣,在缺乏平台的主動權,中國話語權劣勢更為明顯。
 
所以除了講好中國故事,還急需推動中國科網企業向外闖,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的覆蓋有著重大戰略意義,就算未能取代美國網企,也必須要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充份強化目前具備優勢的網絡空間,包括:影音、短視頻、和電子遊戲。儘管它們可能被國內認為帶有危害性,但同時不能抹煞它們可以為中國打開國際局面的價值。

原圖:https://elements.envato.com/usa-flag-background-PG54TP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