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消費劵的怪現象

張達明 2021年08月03日 15:00

「2021年8月1日,特區政府正式向市民派發抗疫及利民紓困的首輪二千元消費券。受惠於此德政,市民雖未到歡喜若狂,但是貧苦大眾也感到官員們雪中送碳和他們的善良意願。不過,令到筆者十分錯愕的是,政府委托派發電子貨幣的便利店,卻在此時偷偷將受歡迎的商品價格提升3成,這鼠竊狗盜的商業行為仿如向市民打劫:用完此消費券後,市民便要承受物價暴漲。」

「沒有管制下,港府連派消費券的好意也被人利用,反致物價上漲的惡果,筆者希望特首能多一點體察民情,物價高昂、市民捉襟見肘,實非中央樂見。」

文章網址:https://www.silentmajority.hk/articles/1024450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2021年8月1日,特區政府正式向市民派發抗疫及利民紓困的首輪二千元消費券。受惠於此德政,市民雖未到歡喜若狂,但是貧苦大眾也感到官員們雪中送碳和他們的善良意願。不過,令到筆者十分錯愕的是,政府委托派發電子貨幣的便利店,卻在此時偷偷將受歡迎的商品價格提升3成,這鼠竊狗盜的商業行為仿如向市民打劫:用完此消費券後,市民便要承受物價暴漲。

不禁想起六年前一個經歷:2015年3月,筆者參加了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一個關於後太陽花學運的研討會,席間筆者以本科生年代所學到的經濟貿易理論,去反駁台大教授的「大陸經濟入侵論」。筆者問了一個好簡單的問題:如果兩岸經貿全面開放後,兩岸那一方的工資會上升?台灣或大陸?當時那班學者左閃右避,不敢正面回應。

答案其實顯而易見,偏低一方的相對工資,必定隨著加強經貿活動往來而逐漸提升,真至相方趨同。工資的趨勢是這樣,出入口產品價格也是如此。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來往貿易按年增長不少,理應令香港的物價和工資跟國內同等城市看齊,不過,近期筆者觀察到,深圳一罐可樂小店零售價格是人民幣2·5元(大約港幣3元),但是,香港便利店已經升至港幣9·5元。疫症下,香港近兩年做生意的成本其實沒有顯著上升,反而工資和租金已經有下調壓力。再看看普羅大眾光顧的快餐店,五、六十元港幣一客午餐已經令低下階層難以承受。

沒有管制下,港府連派消費券的好意也被人利用,反致物價上漲的惡果,筆者希望特首能多一點體察民情,物價高昂、市民捉襟見肘,實非中央樂見。

原圖:https://image.stheadline.com/f/1500p0/0x0/100/hd/250b3e3d293f6f0859ab95f26ad55b15/stheadline/inewsmedia/20210801/_2021080100523947016.jpg
https://image.stheadline.com/f/1500p0/0x0/100/hd/d5f94b0a0d179900d4ee272fb9c9bbc2/stheadline/inewsmedia/20210802/_2021080210421957586.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