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教師高壓工時長   學生情緒心理差   政府可袖手旁觀?

胡少偉 2018年12月27日 13:00

胡少偉:「在全港相關精神科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下,很多有情緒或精神問題的學生在學校要教師照顧...... 在這情況下,政府會袖手旁觀嗎?教聯會在今次調查結果中向政府提出有幾點建議,其中相關教師心理健康措施十分值得特區政府參考,包括:為教師舉辦預防及治療職業病的工作坊,並安排醫護人員定期到校為教師進行健康檢查;為教師提供正向心理學短期課程,如神經語言規劃(NLP)課程提升教師的抗逆力;向全校最少一名教師提供精神急救培訓,幫助處理有自殺訊號的學童,並輔導情緒欠佳學童有效管理及表達情緒,學習釋放壓力和積極面對逆境。為了減少香港學童自殺個案的發生,特區政府在規劃來年預算時會急市民所急嗎?可否為全港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撥點新資源呢?」

眾所周知香港教師壓力大,香港在職人士工作壓力調查(2017)發現教師是感受到工作壓力最高百分比的行業。信諾香港於今年7月公佈在23個國家及地區進行360°健康指數年度調查,顯示香港的健康及保健指標跌至56.8,排名為倒數第2;92%港人感到有壓力,精神科專科醫生陳蔓蕾指教師是三大壓力行業之一。教聯會於12月訪問600位中小幼及特殊學校教師,18日公佈調查結果指8成半教師感到工作壓力過大和略大,當中表示壓力過大的教師有三成半,較2015年的17%上升一倍;同時,這調查亦發現高達79%教師每周工作超過51小時或以上,上升至近年的新高;當中13%教師表示每周超過71小時。反映香港教師工時愈來愈長,工作壓力愈來愈沉大,超過半數教師認為工作壓力分別來自行政工作、教學(批改、備課、上課)、學生行為問題及照顧學習差異。再者,96%教師於過去一周出現負面情緒,當中感到疲乏(87%)、洩氣(62%)、憤怒(49%)、焦急(42%)及無助(39%)為五大負面情緒。此外,99%人過去半年有健康問題,當中有過半教師的病徵分別是喉嚨痛(72%)、聲帶發炎/聲沙(61%)、腰酸背痛(59%)、頸肩疼痛(58%)等。從上述結果可見,香港不少教師身心皆不健康。以0至10分自評工作的快樂程度,調查發現超過四成教師自認不快樂選擇4分或以下;香港教師的快樂感總平均只有4.97分,低於及格水平,令人為香港教師心理健康感到憂心!怎樣可以改善教師厭惡的工作情況,令教師減低壓力、少些職業病及多些正面情緒?

另一方面,香港學生的身心健康亦受各方關注。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於9月公佈新學年學生情緒狀況調查, 2 609名中學生及大專生中有三成八自評壓力為7至10分屬偏高,學生常出現的焦慮徵狀包括容易感覺疲倦和乏力(27.0%)、比平時容易緊張和著急(18.8%)、容易感到煩亂或覺得驚恐(17.7%)。這調查亦發現逾一成五學生有焦慮傾向;當中8.9%有輕度焦慮表徵、3.7%有中度焦慮表徵,2.8%出現嚴重程度的焦慮徵狀。香港部份學生的焦慮令人掛慮,而學生的睡眠也出現問題。研究睡眠醫學30年的中大榮潤國教授於10月指出近6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 10年間中小學生睡眠求診倍增,臨床所見3至4成求診者是青少年;除了睡眠不足,榮教授指約4%小學生有失眠問題,青春期學生失眠問題更加嚴重,當中9%男生有失眠問題,青春期女生更有12%失眠。至於,香港學生的壓力情況,聖雅各福群會與安盛慈善基金今年12月公佈訪問調查,顯示有33%受訪小三至小六基層學童,自評壓力指數為7分至10分的高水平,更有14%人壓力指數達「爆燈」的10分。焦慮、睡眠不足、壓力高已成為香港不少大中小學生要面對的心理健康問題。

更嚴重的是抑鬱症,據世界衛生組織網上資料指抑鬱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殘原因,這是全球常見病並有超過3億名患者;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在工作、學校和家中表現不佳。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病患者自殺,抑鬱症患者的自殺機會比常人為高;每年全球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是世界各地15-29歲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經緯青年商會於今年6月發佈在香港、台灣及馬來西亞進行情緒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0%香港受訪者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為三個地區中最高;這調查有84%受訪者認為兒童及青少年患抑鬱症比例較高。香港大學今年9月發佈2017年數據顯示,19歲以下青少年去年自殺死亡人數為36人,較2016年的24人多五成。以自殺防治為研究專長的葉兆輝教授表示2018年截至9月10日,平均9日便有一名24歲以下的青少年自殺身亡!葉教授指年輕人自殺原因是綜合性的,包括學業壓力、較弱的家庭支持系統、絕望感等;數據引證香港要格外留意15至24歲學生的自殺率。與此同時,香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12月公佈的調查指小學生每5人就有1人呈抑鬱徵狀,呈嚴重抑鬱徵狀的小學生由去年的9.7%增至12.3%。怎樣去幫助這些有抑鬱困擾的大中小學生?以避免全港學童自殺個案發生,安排他們去看精神科醫生是最好的;可惜的是,香港精神科醫療服務追不上社會的需求。

據近年有關精神健康研究顯示,每6至7個港人中就有一人患上情緒病,常見的情緒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躁狂症、驚恐症、強迫症等。按立法會文件,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 0.24%,遠低於澳洲的 0.88%。醫管局2017年資料顯示,正為15萬名成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療,當中約30%為嚴重病患者。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數字近年持續上升,2016至2017年上升至的48 600人;因覆診者多,全港各公立醫院聯網的精神科門診穩定的新症輪候時間最長達125個星期。就算是青少年疑似精神病患也需輪候多時,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護理計劃 )庾慧玲醫生2月曾表示近年獲轉介到公院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非緊急新症大增,於過去6個年度上升5成,輪候時間中位數較長需要69個星期。可能因此,曾有等候學生在見醫生前已自殺身亡。而按醫管局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的個案由 2011-2012 年度的18 900 宗大幅增至 2016-2017 年度的 32 000 宗。香港政府到究竟要那年才可為有需要青少年提供足夠的精神科醫療服務呢?在醫療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有建議加強精神康復社區中心是一個方法;然而,拓展有關精神康復社區服務也需花時規劃,不知精神高危的青少年人能否自理並等到相關服務呢?

在全港相關精神科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下,很多有情緒或精神問題的學生在學校要教師照顧;正如教聯會今年教師身心健康調查,發現有七成教師工時長、三成半壓力過大和九成多教師一周內出現負面情緒;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怎要求無相關培訓教師去協助有需要的學生?百上加斤的是,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於11月公佈小學家長電話訪問,發現有15.1%家長表示經常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年調查1624名中四至中六學生,問及學校提供給學生情緒困擾的支援是否足夠時,有26%受訪學生認為不足夠,38%認為足夠但有改善空間。在這情況下,政府會袖手旁觀嗎?全港教師要面對成半焦慮的大中學生、6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三分之一高小壓力高和12.3%小學生嚴重抑鬱,政府是否也可增撥些資源改善學校的心理服務和情緒支援呢?以便多些前線教師能兼顧照顧學生及家長的心理和情緒需要。教聯會在今次調查結果中向政府提出有幾點建議,其中相關教師心理健康措施十分值得特區政府參考,包括:為教師舉辦預防及治療職業病的工作坊,並安排醫護人員定期到校為教師進行健康檢查;為教師提供正向心理學短期課程,如神經語言規劃(NLP)課程提升教師的抗逆力;向全校最少一名教師提供精神急救培訓,幫助處理有自殺訊號的學童,並輔導情緒欠佳學童有效管理及表達情緒,學習釋放壓力和積極面對逆境。為了減少香港學童自殺個案的發生,特區政府在規劃來年預算時會急市民所急嗎?可否為全港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撥點新資源呢?

 

原圖: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179755/%E3%80%90%E6%96%BD%E6%94%BF%E5%A0%B1%E5%91%8A2018%E3%80%91%E6%98%8E%E5%B9%B4%E4%B8%AD%E5%B0%8F%E6%95%99%E5%B8%AB%E5%85%A8%E9%9D%A2%E5%AD%B8%E4%BD%8D%E5%8C%96%E3%80%80%E6%92%A5%E6%AC%BE9%E5%84%84%E4%BA%88%E5%AD%B8%E6%A0%A1%E4%BD%9C%E3%80%8C%E5%85%A8%E6%96%B9%E4%BD%8D%E5%AD%B8%E7%BF%92%E3%80%8D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51246/%E7%8F%AD%E5%B8%AB%E6%AF%94%E5%A2%9E0.1%20%20%20%E6%96%99%E5%A4%9A2350%E5%B8%B8%E9%A1%8D%E6%95%99%E5%B8%AB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