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拉闊鏡頭,看見了中國華南的旱情與汛情

余非 2020年06月23日 17:00

余非blog:「在選舉年讀香港、乃至世界時事要特別小心。希望聽我節目可以幫大家取回中庸之道;不是要做好好先生,是希望可以更加有耐性地去閱讀原材料,以及盡量查找真相。知道相對足本的真相後才表態,也許這才是負責任地關心社會,不是為自己過把癮。在互聯網時代,香港也好,世界也好,民智反而更容易被操縱及下滑,大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大行其道時始料不及的吧。」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聽眾朋友,這一集跟大家談,已經很多人關注的那些新聞……之外的其他新聞。嘗試拉闊鏡頭。以下談的,都是中國國情。

新冠疫情於2020年1月在中國爆發,花了兩個多月攻堅,以武漢為例,於四月上旬開城。4月8 日解封,是一步一步放寬社區活動,市民都要守一些規矩;因為一不小心,疫情是會反彈的。六月份北京就出現反彈。幸好依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判斷,情況可控。吳尊友在湖北武漢抗疫工作上是前線人員之一,他在那兩個多月令人留下好印象,說話到位、實在;所以由他來說疫情受控很可信。

2020年前半年,現在回頭望,真的很不容易。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中國在抗疫期間,同時面對旱情;大概是三月底四月初,疫情跟旱情重疊。而四月至現在的六月,中國旱情又跟洪澇重疊。中國幅員廣大,南北地理條件不同,華南地區跟大西北的氣候條件分別很大,於是一國之內同時出現天旱和洪澇,好平常,並不罕見。以下所舉的例子,不是一國之內、是一省之內的情況。從中可以感受,要治理好中國,一個地大、人口龐大的國度,一點也不容易。

以下先看四月下旬雲南的旱情,是綜合報導。且注意,「報導」旱情,一定是已嚴重到影響種植或民眾的生活,所以才會成為被報導的新聞。四月下旬說有旱情,即是三月已明顯出現乾旱。而當時的中國,仍然處於嚴控疫情的艱難階段。

綜合而言,雲南在今年四月份降雨量很低,同一個月份在2019年及之前一年,雨量充沛。由於少降雨,甚至有部份地方沒降雨,普洱、西雙版納等地都出現多年罕見的旱情。據雲南水利廳數據顯示,截至四月下旬,雲南全省有137條河道斷流、201座水庫乾涸,以及多達222個機電井出水不足。本來為了保障普洱中心城區正常供水,當地至今已完成幾個連通調水補水工程的建設,瀾滄江至大中河水庫的應急調水也已列上日程。可是,據普洱市水務局局長王東所言,瀾滄江那個保障長期飲用水水源問題的工程,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工程會比預計遲兩個月左右才完成。也只是估計而已。

我們讀疫情新聞時,未必明白何以一些大型工程要盡快復工。從雲南上述例子便知道,因為很多事都環環相扣;雲南的水利工程正正是為了可能出現的旱情而設,誰知真的遇上了。中國國家大、事情多,長期以來是同時要應對不只一件、半件大事。

說完四月的旱情,五月份雲南部份地方的汛情又來了。依「雲南網-雲南扶貧熱線」報導:「據5月31日洪澇災情統計,雲南全省4個州(市)、10個縣(市、區)遭受洪澇災害,受災6.02萬人,轉移0.2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54萬畝,直接經濟損失3.92億元。全省水旱災害呈現旱澇急轉、旱澇並存的特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馬關縣災情較重。

去冬今春以來,雲南大面積出現嚴重旱情。資料顯示,雲南今春發生的旱情是繼2010至2011年百年大旱後,1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一年。……然而轉瞬之間,洪澇又突襲雲南,造成近4億元直接損失。如今雲南是旱澇急轉、旱澇並存,4州10縣遭遇洪澇災害,尤以去年年底脫貧摘帽的貢山縣和今年5月剛剛脫貧摘帽的馬關縣災情最重。」

旱情、汛情和扶貧問題交疊,一切均環環相扣,這就是中國國情的複雜性。如果同一個地點乾旱之後有汛情,大家知道有何危險嗎?是山泥傾瀉。

五、六月有汛情的,不只是雲南,6月中江西省南昌縣也遇上連日暴雨,各鄉鎮、村莊的防汛護堤人員全都開始打醒十二分精神。最新消息,長江中下游的汛情不容樂觀。……以上是華南一帶的情況。而最近,6月15日晚,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在高海拔低溫地帶的深夜,印方軍兵跨越實控線造成雙方軍人死傷。這則新聞不多說了,因為已有不少報導。中國外交部趙立堅也詳說了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次衝突是印度個別官兵的偶然行為?抑或可以上溯至印度某層面的高層所為?不清楚。要知得更多才評論。暫時不評論不等於不關心這件事。我在手機轉了一條視頻,名為:「央視記者含淚採訪,中印邊境解放戰士」(文末附連結)。視頻雖然只有七分鐘,因為很具體地通過一兩個細節呈現邊境士兵的刻苦情況,凡看者無不動容,衷心感謝有中國軍人守土護疆。視頻有很多朋友點讚,我立即在留言上補充一句:「感動、感謝(國家與軍人)之同時,不激動,不盲動。各個環節的形態都相當複雜。」

聽我節目的都知道我不回避下判斷及做批評,甚至曾正面講解不少具爭議性的事件。可是,特定在這兩個月,乃至由現在至今年底,因為九月有香港立法會選舉,年底有美國總統大選,在這半年內,我更願意對任何事也保持七份冷靜。任何事也拉闊鏡頭,瞻前顧後,用多知為尚的態度,代替急於表態。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我的口頭禪是「複雜」。有朋友笑我整天都複雜二字不離口。是的。聽眾朋友,可以看到事情的複雜性,不只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能力。我用了十多年時間,到現在才於時事方面培養出這種能力。說「事情很複雜」,不是用它來做藉口回避表態,是因為我習慣了用更廣闊的鏡頭去看事物。面對複雜的事情,如何是好呢?有辦法的,就是有耐性地去尋找事情相對完整的真相。因為真的有不少人截取事情的局部真實,用很吸睛的字眼去煽動你。

在選舉年讀香港、乃至世界時事要特別小心。希望聽我節目可以幫大家取回中庸之道;不是要做好好先生,是希望可以更加有耐性地去閱讀原材料,以及盡量查找真相。知道相對足本的真相後才表態,也許這才是負責任地關心社會,不是為自己過把癮。

在互聯網時代,香港也好,世界也好,民智反而更容易被操縱及下滑,大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大行其道時始料不及的吧。

附:「央視記者含淚採訪,中印邊境解放戰士」
https://mp.weixin.qq.com/s/uEmVCfwmQF...


原圖:http://www.xinhuanet.com/2019-11/17/1125241726_15739890406231n.jpg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7/11/1123088487_15311782150561n.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